黄建盛:加大重农抓粮力度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黄建盛:加大重农抓粮力度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3月7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新华社记者 李贺 陈为 编制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黄建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17连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世界消除饥饿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只有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护耕地、振兴种业、调动种粮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为此,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一、严守红线,保住农业命根子。耕地的数量、质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加大对乱占耕地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力度,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把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由试点变为全面覆盖,切实保护耕地中的这个“大熊猫”。目前,全国黑土区年产粮食3300亿斤,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黑土地生态良好、土质肥沃,但也面临着土层变薄和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其中还有3亿亩属于中低产田,如果把这部分耕地都建成高标准农田,预计可增产粮食300亿斤。建议加强耕地质量科学创新,强化耕地保护利用科技平台建设,设立重大研发项目,为耕地合理利用和地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降低黑土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配套比例,并将培肥地力作为奖补的重要指标,通过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保护黑土,永续利用。
二、聚力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建议把解决好种子问题,作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从国家层面设立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尽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产粮大省建设国家级种子基地,培育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绿色节本的水稻、大豆、玉米等“当家品种”,早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三、强化支持,调动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粮食主产区不吃亏。建议进一步构筑种粮补贴、信贷保障、保险支持“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取消粮食主产区农业政策性保险地方配套,降低农民保费负担,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推动由保产量向保收入转变。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产粮大省、大市、大县按粮食产量和调出量予以奖励,鼓励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业,让他们财政有收入、经济有发展,愿意多种粮。
四、科学管理,减少储粮损耗。搞好仓储、减少浪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建议进一步完善现代粮食储备基础设施体系,做好相关利用、维护和改造升级工作,持续推动仓储智能化建设,减少温度湿度、鼠害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在重点粮食调出省推广低温冷藏技术,坚持质量标准前提下,争取使小麦和稻谷的储存期限分别从5年和3年,延长到10年和5年。主销区也可按照粮食调入量,对口帮助主产区建设先进仓储设施,实现粮食产区销区双受益、储粮数量质量双提升。
黑龙江省有耕地2亿多亩,年产粮食1500亿斤以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责无旁贷。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确保粮食产得出、调得动,供得上、保得住,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相关新闻
- 2021-03-07陈薇:坚持科技自主创新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 2021-03-07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奋斗“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 2021-03-07凝聚“她”力量,奋进新征程——各行各业妇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综述
- 2021-03-07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徐立全委员 城市群布局要隆起“中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