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唱起畲歌颂党恩:生活很甜,希望更美

21-03-06 17:02 来源: 新华网 编辑:赵满同

  新华社杭州3月5日电 题:唱起畲歌颂党恩:生活很甜,希望更美

  新华社记者崔力

  “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带领人民幸福路,乡村振兴小康奔。”一曲悠扬而婉转的畲歌在浙江省景宁县金坵村的高山茶田里飘荡。

  墨绿的茶田、潺潺的溪流、随风摇曳的竹林,加以整洁的村貌和七彩的花海滑道,走进这个美丽富足的村庄,顿感心旷神怡。很难想到,这个村庄曾经与贫穷、落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浙西南革命老区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自然资源贫乏,多年前,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村民的温饱都成问题。而现在,依靠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让这里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村民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苔藓种植基地为苔藓除草(2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带领人民幸福路,乡村振兴小康奔。”

  春节刚过,浙江便迎来了春茶采摘时节。景宁县鹤溪街道的雷丽芬来到自家的茶园,采摘当日的新茶。

  20年前,为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雷丽芬曾通过村里的熟人介绍,去北京的餐馆当服务员打工挣钱。

  几年前,她听村里的干部说景宁县为了扶持惠明茶产业,对于新购机械按购置款的50%给予补助。也就是说,要买一台新机器,自己只需要掏一半的钱,对于没有初始资金的人,政府还能提供3年的“政银保”无息贷款作为初始创业资金。

  她很心动,有了这项政策,添置设备和资金周转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了。于是,2014年5月,她注册了自己的家庭农场,添置了4台机器。白天采茶,晚上炒茶,全家人齐上阵,生意越来越好。

  “以前,想赚钱就得出去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够生活得越来越好。”有了家庭农场后,雷丽芬家的经济逐渐宽裕,2020年底就还完了“政银保”贷款,摆脱了低收入农户的身份。

  “我希望未来能把家庭农场做大,添置更多的机器,再雇一些人,自己当老板。”雷丽芬兴奋地用手比划着,眼里闪烁的满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还想带着父母和孩子去北京看看,坐一次飞机,看一次天安门,再故地重游一次。”

  景宁县近年来共发放“政银保”金融扶贫贷款15504笔,贷款总额达到7.89亿元,受益低收入农户15437户次。

  “畲雁归巢铭党恩,反哺家乡情意真。”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惠明寺村茶农雷丽芬在院内筛选采摘的新茶(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扶贫,需要提供造血式的机制,而解决贫困的代际传承,核心在教育。雷夏莲是景宁县渤海镇大都村人,也是景宁民族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20年前,她还是一个靠读书从山里走出来的苦孩子,如今重新回到了家乡。

  “出生在大山里,你会很深切地感受到,教育能改变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很多代人,只要家里有一个孩子读了书,全家人都能脱贫。”雷夏莲说,“当年,我遇到了好老师,所以我也要把这条路走好,培养出更多的孩子。”

  近年来,景宁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3000万元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多重保障机制,让所有偏远地区家庭贫困的畲族孩子不会再因为家庭拮据而无法继续学业。

  “一看到孩子们的笑容、闪亮的眼睛,任何辛苦都不是辛苦了。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心安地,我安于这片土地,那就要用我的一生去守着我的这些孩子们。”雷夏莲说。

  “大搬快聚政策好,农民百姓记在心。”

  在景宁县澄照农民创业园,下山搬迁的农民们正满心欢喜地盖新房。“大搬快聚政策好,农民百姓记在心,政府支持房建好,党的恩情忘不了。”飘扬的畲歌响起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

  景宁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偏远村庄往往挣钱无路、就学不便、病急无医。村民雷运平家所在的澄照乡漈头村下泥山自然村就有许多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快成了危房。“村里的干部每到下雨都会来村里把老人一个一个背出去,就担心会出什么事。”雷运平说。

  “我每天都来工地,眼看着自己的新房子一天一天盖起来,过不了多久,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了,很期待!”雷运平激动地说。

  新家附近,医疗、教育、养老配备一应俱全。按照标准,畲族低收入群众搬迁补助为每人64100元,依靠补助,基本能够达到零成本搬迁。

  而搬下来之后,在附近的创业园里就能找到工作,“农忙上山,农闲进厂,一年到头,再没有什么好操心的了。”雷运平布满皱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张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出新招 送你一朵小红花 兰州张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出新招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兰州榆中:雷锋精神进校园 老报纸里有故事 兰州榆中:雷锋精神进校园 老报纸里有故事
  • 【聚焦2021全国两会】图解|甘肃代表委员谈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2021全国两会】图解|甘肃代表委员谈政府工作报告
  • 【聚焦2021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说③:以文化凝聚前进力量 【聚焦2021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说③:以文化凝聚前进力量
  • 2021全国两会系列访谈《老乡,你好!》甘肃陇南篇:“梁掌柜”带着老乡们都干了啥? 2021全国两会系列访谈《老乡,你好!》甘肃陇南篇:“梁掌柜”带着老乡们都干了啥?
  • 超千吨产自甘肃山区的涤纶缝纫线远销海外 超千吨产自甘肃山区的涤纶缝纫线远销海外
  •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在北京全国两会现场接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专访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在北京全国两会现场接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专访
  • 学雷锋日:保护母亲河 华能在行动 学雷锋日:保护母亲河 华能在行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苏伯民:科学家与莫高窟的“化学反应”
2   【三八特别报道】甘肃张掖:徒步登山迎
3   “护航”开学季——陇南市西和县开展学
4   酒泉瓜州:“春风行动”暖人心 致富渠
5   酒泉金塔:“春风”吹来了好岗位
6   兰州张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出新招 送你
7   欧阳坚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小
8   兰州榆中:雷锋精神进校园 老报纸里有
9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春暖候鸟归(组图)
10   【三八特别报道·巾帼风采】记甘谷县武
11   张掖市临泽县下营村:“敬比赛夸”就是
12   张掖高台:发放有机肥 助力春耕生产
13   定西市渭源县:工业经济格局雏形凸显
14   定西漳县:“选育管”建好村级后备力量
15   敦煌:“菜单式”技术培训助力三春生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