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塘约实践”彰显“支部力量”

21-03-06 16:4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沈文刚

  左文学在工作中 摄影 刘平贵

    国际在线贵州报道(记者 杨云):“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这是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的深刻感受。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从2014年以来,通过党组织、村委会、合作社“三套马车”并驾齐驱,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模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了“三权”与“三变”的良性促动。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集体资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4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576万元,人均收入从不足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23162元,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塘约道路”。

    左文学带领村支两委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对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议事会分别实行“三级考评”,完善村委会自身监督、监督委员会监督和村民小组监督“三方监督”制度,通过“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村规管村民”方式,进一步推进从严治党,夯实了发展根基。同时,塘约村制定出“以人为耕、以农为本、以文为心、以旅为轴”发展蓝图,明确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塘约村坚持以党建为抓手,通过强组织、聚人心、促改革、纯民风、抓产业等措施,不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在以往“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村规管村民”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村组和农户,实现党组织建立、党员管理和服务群众全覆盖。

    2014年以来,随着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塘约村外出党员开始回乡发展。“我们在村党总支下面将全村11个村民小组,45名党员划分为3个网格党支部和11个村寨党小组,形成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村寨党小组三级网络体系。”左文学说,“延伸支部工作触角,这样就把阵地前移了,群众找到了组织,村级组织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了破解农村党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低、责任感弱的问题,2015年以来,塘约村探索实行“驾照式扣分”和“积分制考核”新模式,为每名党员建立一个积分册,党员得分多少由村监督委员会和村顾问委员会根据该党员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表现情况打分,这样通过考核倒逼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激发了党员比学赶超热情。

    为充分发挥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塘约村实施了“党员联户”工程,每名党员联系10户至20户村民,支部利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设置“环境治理”“疫情防控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等不同的主题,组织党员入村入户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党员全程参与到村级各项工作和事业上来。村里的党员通过亮身份,强责任,做表率,当先锋,增强了责任感和荣誉感。

    农民要走出贫困迈上小康,关键是要解决有事做能赚钱的问题。

    塘约村围绕“山水田园”做文章,解决了让农民做什么、干什么的问题。塘约村盘活全村资源,在安顺市率先开展“三权”促“三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房屋所有权等进行“七权同确”,确权入库耕地4881亩。塘约村通过推进产业发展,依托“金土地合作社”在全村建立韭黄、茄子、毛节瓜、香芋南瓜等蔬菜基地,种植精品水果晚熟脆红李500亩,软籽石榴200亩,核桃500亩,每年农业产值占村集体经济比例达到40%,2020年村集体资产达20576万元,人均收入23162元,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塘约村积极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在制定“红九条”村规民约基础上,把德治和法治融入乡村治理之中,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以“幸福塘约”为载体,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和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自尊自强、文明进步等新观念。同时,塘约村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开展“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践行互帮互助联户社会管理,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推动社会治理服务重心下移,实现了矛盾纠纷在村组化解。

    未来,塘约村将立足“四个全部”(全村上下思想全部解放,山、水、林、田、路、村、人、寨等资源全部统筹,对外合作的口子全部撕开,对外合作的门坎全部铲掉),发展“四个方向”(农业科技、绿色健康、市场需求、增收增效),推进“九化同步”建设(山坡景观化、寨院个性化、道路香草化、河岸廊道化、土地菜园化、设施现代化、管理智能化、产品品牌化、市场数字化),促进塘约村乡村振兴格局实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张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出新招 送你一朵小红花 兰州张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出新招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兰州榆中:雷锋精神进校园 老报纸里有故事 兰州榆中:雷锋精神进校园 老报纸里有故事
  • 【聚焦2021全国两会】图解|甘肃代表委员谈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2021全国两会】图解|甘肃代表委员谈政府工作报告
  • 【聚焦2021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说③:以文化凝聚前进力量 【聚焦2021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说③:以文化凝聚前进力量
  • 2021全国两会系列访谈《老乡,你好!》甘肃陇南篇:“梁掌柜”带着老乡们都干了啥? 2021全国两会系列访谈《老乡,你好!》甘肃陇南篇:“梁掌柜”带着老乡们都干了啥?
  • 超千吨产自甘肃山区的涤纶缝纫线远销海外 超千吨产自甘肃山区的涤纶缝纫线远销海外
  •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在北京全国两会现场接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专访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在北京全国两会现场接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专访
  • 学雷锋日:保护母亲河 华能在行动 学雷锋日:保护母亲河 华能在行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苏伯民:科学家与莫高窟的“化学反应”
2   【三八特别报道】甘肃张掖:徒步登山迎
3   “护航”开学季——陇南市西和县开展学
4   酒泉瓜州:“春风行动”暖人心 致富渠
5   酒泉金塔:“春风”吹来了好岗位
6   兰州张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出新招 送你
7   欧阳坚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小
8   兰州榆中:雷锋精神进校园 老报纸里有
9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春暖候鸟归(组图)
10   【三八特别报道·巾帼风采】记甘谷县武
11   张掖市临泽县下营村:“敬比赛夸”就是
12   张掖高台:发放有机肥 助力春耕生产
13   定西市渭源县:工业经济格局雏形凸显
14   定西漳县:“选育管”建好村级后备力量
15   敦煌:“菜单式”技术培训助力三春生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