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写在大地上的史诗——从文化视野看脱贫攻坚

21-02-26 10:1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写在大地上的史诗——从文化视野看脱贫攻坚

00:44 / 37:23
正常

  作者:关铭闻

  9899万人,如果参与世界各国人口排名,可以排进前二十,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的人口。

  而这,也是2012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字。8年后,这一数字变成了“0”。

  这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世界。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世界贫困人口分布图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谈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时,有国外学者直言:“很明显,大部分进展都归功于中国的成功。”

  这样一场壮举,它的度量衡只能是“人类历史”,它的形容词只能是“前所未有”。

  这样一场创举,为时代定义,给时间重量。它劈山破浪,将上亿人的物质生活推到了贫困线之上;它滴水穿石,在十几亿人的内心世界刻下了精神坐标。

  脱贫攻坚既是奋斗史,也是精神史。脱贫攻坚工程不仅让中国告别绝对贫困,而且也在文化维度上塑造着当代中国的精神特质。大同之理想、小康之愿景,民胞物与、守望相助的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铁杵成针的民族气质,熔铸于脱贫实践,人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根深叶茂,文化自信的活水源头。

  这样一场壮举,点亮了万家灯火,也涵养出大国气象。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里如是宣告。五千年文明史,将翻开告别绝对贫困的一页,我们也将开启一个新的时间。在这条时间线里,脱贫攻坚在文化层面留下的意蕴与财富,将深远地影响中国。

  挺立,文化自信

  脱贫攻坚,也是讲述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

  翻阅统计年鉴,199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排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后,落后的幅度是30%。

  估计没人想到,30年后,这个国家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会有总计7亿多人摆脱贫困,世界减贫人口的70%都来自这里。

  全世界都在好奇:脱贫,中国为什么可以?

  从《尚书》里的“民为邦本”,到《礼记》里的小康图景,数千年的民族冀望最终落实于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与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当文化资源与政治优势相贯通,一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由此书写。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被定格在举国事业的高度、成为一个大党的庄严承诺,以远超西方国家选举周期的时间跨度向前推进。一种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力量,从中央贯彻到基层;中国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拧成一股合力。这期间,有过世界经济周期的震荡,有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脱贫攻坚战略始终保持如山定力,一往无前稳步推进。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推进的伟业,呈现了与大国国情相适配的全面、系统、精准。其中既有大笔挥毫,也有细笔勾勒,它们共同诠释着谋一域与谋全局的辩证法。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顶层设计逐层细化:年均千亿元的资金投入,上百个配套政策文件,通过一张张盖着省、市、县、乡、村各级公章的责任书,最终被落实到了田间地头。

  轰轰烈烈的脱贫实践,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落地落细于脱贫实践。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还在于,它让人们看到了在以自由之名反对平等、马太效应泛滥的西方价值观之外,还有一种来自东方的解答。

  “学习”“经验”“榜样”,这是国外媒体在提到中国脱贫攻坚时常用的关键词。摆脱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答卷。中国在这方面取得成绩,相当于在国际社会共识性最强的议题里,展现中国的制度与文化优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使我们更有自信审视“历史终结”的神话,超越“转型范式”的束缚,回到中国视野、中国逻辑去探索总结中国之治的经验与规律。

  脱贫攻坚,由此构成了文化自信在今天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所创造的人间奇迹,既深耕了中国大地,也深度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

  当代中国人,以肉眼可见、亲身感知的方式,理解了何谓历史跨越。

  形塑,时代风貌

  “时间过得真快,我以为自己无法坚持,但真的走到了今天”,这是黄文秀日记里的一段话。

  有两个数字值得记住:300多万,这是驻村干部的总数,一声令下,是他们奔赴戈壁深山、江滨海畔;

  1800,这是牺牲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人数,他们长眠在了那些熟悉的田野里。

  正是这样一支历经千锤百炼、生死考验的干部队伍,访民户、问疾苦、找路子,立下安民报国的志向,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用穿山越岭的脚步,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牢牢拴紧,以汗水、青春乃至生命诠释着“一切为了人民”。

  其中值得瞩目的,是以黄文秀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这是21世纪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大规模、深层次地触摸乡土中国,同时也是他们一次集体的精神返乡。

  “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正如努力学习方言的黄文秀,接受过大学教育、习惯书卷式思维的年轻人,必须和或是黄沙漫天或是荆棘遍野的“另一片土地”对话,并被这片土地接纳。

  这是一场双向互动。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带来技术、知识与眼界,也收获一场理解中国来路与去向的启蒙,完成一次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关联。

  奋发图强的意志,也向广袤大地渗透。

  “天刚亮,早读的学生就撒满了整个操场”,这是一位扶贫干部描绘的场面。在这场脱贫战役里,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是同等重要的命题。从“扶贫会人都来不齐”到“天天堵着扶贫干部的门”,渐渐地,贫困群众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宿命意识,被只争朝夕的奋斗哲学所取代,他们的精气神变了。

  他们在地里埋下种子,心中就种下希望;他们把特产放到网上,眼光也就通向世界。正因始终强调“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意志、信念、眼界。

  脱贫精神,由此进入当代中国的精神谱系。

  脱贫干部、知识分子、贫困群众,以及用各种方式助力脱贫的中国人民,他们共同经历的这场精神洗礼,最终凝聚成一股形塑当代中国精神面貌的力量。

  一诺千金与锲而不舍,敦本务实与自立自强,时不我待与众志成城,都经由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被深埋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之所以能不断迈向发展新境,正有赖于通过不断完成史无前例的发展目标,实现自身的精神升华。

  而这些,不是来自外界的“教导”与“灌输”,而是从中国的山河大地里自然生发。也因此,这股精神的力量将持久且坚韧,影响力广阔而深远。

  告别绝对贫困,一个青春之中国即将开启。

  再现,移风易俗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29年前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这样写道。

  溯源精准扶贫战略,文化建设一开始就是题中之义。

  有学者曾试图揭开“精神贫困”的原因,提出精神贫困的实质是“个体失灵”,即人们不按理性原则决策并行动,从而导致个体福利无法最大化。无力改变命运,与物质贫困有关,更是文化落后的症候。

  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愚昧迷信等陋习,一度困扰着农村贫困地区。一位学者在中部某县的调研报告里曾如此描绘:因婚丧致贫、返贫的比例高达近10%,一家人几年打工的积蓄,一次大操大办全部挥霍。

  因此,脱贫攻坚必然要为解决落后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供解答,为文化革新创造必要前提。

  于是,一张张更新版的村规民约贴在了公告栏里,村里多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抵制赌博”“拒绝迷信”标语随处可见,“面子”文化被用来倒逼村民主动脱贫……脱贫攻坚以深入文化肌理的形式,不断冲刷着乡土社会的思维方式。

  效果是明显的。据媒体报道,因婚丧嫁娶的改革,仅河南一个人口60多万的县,一年就节省了一个亿。可以想象,在广大农村有多少民生积蓄避免了无谓消耗,在不可见的精神层面,文明的水位由此逐级而升。

  而脱贫攻坚的广度与深度,也让56个民族,同时面向“现代化”冲刺。

  “道德为先”“公私不伤”“耕读传家”“礼敬尊长”,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村规民约里的句子。脱贫攻坚带来的移风易俗,让56个民族几乎在同一时间点实现千年跨越,有的摆脱温饱危机,有的告别原始的生活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物质丰裕与文化丰富,每一项都要抵达。

  近代以来,中国人曾迷惘于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艰难过渡。但脱贫攻坚所带来的文化观念再造,已经给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的命题提供了现实路径。

  或许根本不用等到几十年后拉开历史距离后再回眸,“年”的颗粒度足以让我们真切看到一个群体的精神面貌如何被改变,一方土地的精神气质如何被再造。当亿万个人的命运出现转折,当亿万个故事写下冒号,当亿万种出彩的人生被激活,倾泻而出的智慧将深刻改变中国。

  文化演进的力量,将凝聚起价值公约数,让一个民族获得更加清晰的方向感。

  迈进,数字未来

  “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费孝通曾经如此评价乡土中国的生活半径。但今天,这条半径已经延伸至全世界。

  在古老的村寨,一根网线将外面的世界无限拉近到跟前;在偏僻的乡村,大千世界的瞬息万变几无时差地出现在年轻人的手机屏幕上。贵阳青年在数据标注工厂进入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凉山果农在电商平台为雷山脐橙打开销路。一条条15秒的短视频,让更多的乡村青年“被看见”。

  如果不是这场对贫困的战役,“乡村”和“数字化”这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或许不会在21世纪的中国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结。

  一场跨越山海的资源大调配,让网络光纤深入僻壤深山。智能终端和新媒体应用创新扩散的加速,让数字下沉成为事实。当世界经济论坛还在警示无法互联的国家和人口正陷入“数字贫困”之时,在中国,贫困村光纤通达率、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已双双触达98%。

  脱贫带来接入的平等,由可得性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被逐渐拉平。过去在技术高歌猛进中被甩出去的人们,现在重新进入这一场域。

  接入性数字鸿沟的弥合,当然意味着“一块屏幕改变命运”式的机遇,也自然包括“助力农货销售”“激发自我表达”的影响。不过,仅此而已吗?

  有两组调研数据,耐人寻味。

  专家在对某品牌智能音箱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该产品的市场基础已经从东部沿海一路向西扩展到原本被认为是“接受洼地”的中西部地区,标记发展鸿沟的“胡焕庸线”被小小的音箱盒子轻松跨越;

  另有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商百强县中有近六成都不是GDP百强县。社会学学者的调研也发现,电商百强县、GDP百强县与数字乡村试点县这三份名单的重合比率并不高。这意味着,很多后发地区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条新的起跑线,被缓缓拉出;公平,正被赋予更多意涵。

  这些无声却重要的细节,已经在表明,脱贫攻坚的溢出效应已超出熟知的范畴。数字时代的后发优势,正是中国县域经济格局实现重构的最大变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也是传统经济空间布局实现重塑的可能性所在。

  正像这些新的可能性所展示的——

  回望,脱贫攻坚的深沉力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它既以“亿”这样的天文数字为单位,也以“户”这样的具体场景为落点,改变了一个大国的水土和风貌,也改变了亿万人的生存方式与精神气质;

  前瞻,在广阔的未来,它将成为不断被回溯的历史。它所指向的,不只是摆脱贫困、奔向公平发展战略,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发展道路、价值依归的历史沉思。“粮稳国安”塑造了大国心态,“望山见水”形成了新的预期,乡村振兴蓝图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铺展,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入口,我们必将怀抱从容与笃定,自信与底气,迈向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

  史诗,仍在继续。

  (学术指导: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林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脱贫主题微电影《寻找》

  出品人 张 政

  监 制 张碧涌

  策 划 毕玉才 刘文嘉

  统 筹 王子墨 叶乐峰 蒋新军

  导 演 黎刚辉

  创作指导 周仕兴

  艺术支持 张玉梅

  片名题字 孙晓云

  片尾题字 沈 浩

  素材整理 常 莹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 甘肃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
  •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
  • 【三八特别报道·巾帼风采】王晨:爱心到家 家政服务更有职业价值 【三八特别报道·巾帼风采】王晨:爱心到家 家政服务更有职业价值
  • 【小康之路 奋斗有我】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龚志荣 【小康之路 奋斗有我】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龚志荣
  • 【来自基层的报道·天水】坐着高铁去务工 【来自基层的报道·天水】坐着高铁去务工
  • 【聚焦2021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说①:擦亮“生态底色” 【聚焦2021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说①:擦亮“生态底色”
  • 全省讲师团长会议在兰州召开 王成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省讲师团长会议在兰州召开 王成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 甘肃省政协:深刻在百姓心中的政协帮扶形象 甘肃省政协:深刻在百姓心中的政协帮扶形象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全国首例!卫星追踪雪豹活动取得成功
2   任振鹤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3   甘肃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队伍教育整顿
4   全国人大代表姜成英:促“油料上山”
5   视频丨全国人大代表范鹏:为文化高质量
6   甘肃武威:科学践行沙产业 不断探索新
7   临夏:东西协作架金桥 产业帮扶输活水
8   乘风破“沙”!千人腾格里沙漠与黄沙“
9   甘肃省作家协会2020年会员发展公示
10   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为贫困地区教育奔
11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王秀兰代表:带着
12   重磅微视频丨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第六集:
1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14   书写治水兴水的陇原答卷——2020年甘肃
15   任振鹤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调研时强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