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深观察丨“世界上最富有国家面对流行病经历了最大失败”
美国新冠肺炎病亡人数在北京时间23日凌晨突破了50万!这一冲击心理关口的惊人数字瞬间成为了美国舆论的悲情出口——
美国总统拜登:这场疫情在美国夺走的生命已经超过了美军在一战、二战和越战中的战斗死亡人数总和。
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自1918年大流感以来的100多年里,我们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家阿里·穆克达德:这是美国历史上悲伤的一天,“子孙后代会因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面对流行病时的最大失败而责怪我们”。
《纽约时报》更是在这一时刻到来的前一天,以头版一幅慑人眼目的“黑点图”昭示了这场疫情带给美国的恐怖和悲伤:从去年2月29日发现首例病亡者开始,代表逝者的近50万个黑色圆点密密麻麻得布满了一半版面。
△《纽约时报》21日头版截图
“我不知道我们何时能够恢复正常”
随着疫苗接种大规模展开以及新一届政府出台相关抗疫举措,美国的疫情近来呈现出缓和趋势。然而,这主要是相对于美国此前的数据而言,与大多数国家相比,美国目前的各项疫情数据仍非常突出。为此,卫生专家和政府官员近日纷纷提醒,美国民众必须继续采取防控措施,阻止疫情蔓延。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截图
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指出,美国现在每天仍有近10万新增病例和1500人至3500人病亡。虽然各项指标在下降,“但它们是从一个非常高的高位下降的”。
△罗谢尔·瓦伦斯基
事实上,近期各类变异新冠病毒在全美范围内的快速传播,给美国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CD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3日,全美已有1932例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其中1881例感染了在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
△CDC官网截图
彭博社援引卫生官员的话警告称,虽然美国单日病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疫苗接种还需要数月时间,病毒的突变可能很快引发新的疫情反弹。截至当地时间22日,全美已接种新冠疫苗约6310万剂,但研究表明,现有疫苗对更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效果并不理想。
△彭博社报道截图
根据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最新预测结果,到今年6月1日,也就是在未来不到100天内,美国预计还将有9.1万人死于新冠肺炎。
△美国有线电讯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也承认,由于变异病毒肆虐以及美国疫苗生产可能中断,他无法预测疫情何时结束,也不知道美国人的生活何时能够恢复正常。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我们做得比大多数国家都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指出,50万这个数字凸显了一年前开始席卷这个国家的噩梦。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宣称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疫情,这表明他对即将在他任期内发生的灾难毫无准备。
△CNN报道截图
福奇日前接受采访时指出,政治分歧是导致美国病亡比例如此惊人的重要原因,这一切本不该发生。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做得“比大多数国家都糟”。
△福布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有分析进一步指出,反智言论和阴谋论的盛行暴露出了美国的深层次社会问题。英国《卫报》援引哈佛大学健康和人权中心主任玛丽·巴西特的观点指出,美国糟糕的抗疫表现不能仅仅归咎于特朗普,还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失败”有关。
△《卫报》报道截图
在经历了一年的抗疫失败后,疫苗正成为美国社会的头号话题。在供应不足、接种缓慢的老问题下,分配不均、插队加塞、弄虚作假等疫苗乱象层出不穷,引起美国民众的普遍担忧和争议。而就在此时,美国广播公司(ABC)主持人、已故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之女梅根·麦凯恩的不当言行又激起了新的公愤。
梅根22日在其主持的《观点》节目中抱怨称,虽然自己是名人,但“不知如何或何时才能打上疫苗”;同时,她还呼吁总统拜登用“懂科学”的人换掉福奇,理由是福奇未能告诉人们“打了疫苗之后能不能聚餐”。
△《今日美国报》报道截图
梅根的言论很快在社交媒体上被贴上了“特权主义”“裙带关系”等标签。有人写道:“50万人死去了,而梅根·麦凯恩能谈论的只有她自己、她的特权和她的姓氏。”有人写道:“梅根·麦凯恩真是自私自利。许多更年老、更脆弱的人都在等着疫苗,她的表现对任何有一点智慧和道德的人都是一种侮辱。”有人将梅根的言论称为“不和谐音”,要求ABC解雇她。
△《今日美国报》报道截图
梅根的同事同样对她的言行深感失望。被新冠病毒夺走双亲的《观点》节目另一位共同主持人姗妮·霍斯汀表示:“作为美国人,我们需要停止蔑视和质疑科学家,而应该追随科学,这样我们都会生活得更好。”
△《今日美国报》报道截图
相关新闻
- 2021-02-23环球深观察丨一个得州,暴露出多少“美国病”
- 2021-02-22环球深观察丨美国等国大量囤积 “疫苗公平分配”谈何容易
- 2021-02-05环球深观察丨富人插队、“疫苗旅游” 美国疫苗接种乱象多
- 2021-02-03环球深观察丨“后疫情时代的繁荣必须有坚实的中美关系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