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 | 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更稳、更实、更远
新华社布达佩斯2月9日电(记者袁亮)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9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对未来各领域合作提出四点重要建议,意义重大,涵义深远。
回望过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已经走过9年历程。9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建立起以领导人会晤机制为引领、涵盖20多个领域的立体合作架构,在多个领域取得早期收获和重要成果。如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区域合作平台。
这张2019年1月16日航拍的照片显示的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运营的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挑战前所未有,需要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共同应对。“直面疫情挑战,坚定共克时艰的合作信心”“聚焦互联互通,畅通联动发展的合作动脉”“坚持务实导向,扩大互惠互利的合作成果”“着眼绿色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合作动能”——面对新形势,这四点重要建议为共同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更稳、更实、更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同舟共济并肩抗疫。在中国抗疫最吃劲的时刻,中东欧国家纷纷伸出援手:匈牙利等国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医疗物资等宝贵援助。中国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后,将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作为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在防疫物资和疫苗方面给予了中东欧国家坚定的支持。1月16日,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由此成为第一个收到中国疫苗的欧洲国家。塞尔维亚已从中国企业获取100万剂疫苗。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到机场迎接,称疫苗是塞中两国“伟大友谊的证明”。最近,匈牙利批准了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对中国的新冠疫苗很有信心。
人文交流向纵深发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人文交流不断向纵深发展。以中匈两国人文交流为例,2020年专题纪录片《友谊的见证》在匈牙利电视台播出,疫情下中匈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相互支持的感人画面被记录下来。展望未来,双方要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媒体、出版、智库、青年、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中方愿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同中东欧国家深化体育合作,双方将在年内举行新一届教育政策对话和高校联合会会议,支持复旦大学在匈牙利开设校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必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人心相通,为双方的友好往来增添新内涵,谱写新篇章。
2月3日,满载着49车“洋年货”的X9020次中欧班列抵达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这是2021年从哈萨克斯坦开出后抵达西安的首趟中欧班列(西安)年货返程班列。这趟班列装载有面粉、食用油、蜂蜜、糖果等丰富的年货产品。(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经贸合作前景可期。尽管遭遇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但中国-中东欧贸易逆势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达到1034.5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增长8.4%,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幅和中欧贸易的增幅。自2012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年均增速8%,是中国对外贸易增速的三倍以上。中欧班列已经覆盖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累计开行3万多列。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一大批合作项目成果喜人。展望未来,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
欧洲有谚云:“一个人努力是加法,共同努力是乘法。”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潜力巨大,双方携手合作将会进一步发挥乘法效应。展望未来,中国持续发展和开放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大动能,也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凝聚新共识,绘制新蓝图,站在新起点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必将走得更稳、更实、更远。
相关新闻
- 2021-02-05国际时评 | 人心相通之桥拆不得——正确把握中美关系航向系列评论之二
- 2021-01-23国际时评丨疫苗公平分配关乎全球战疫成效
- 2021-01-02国际时评 |人民至上 情暖世界
- 2020-12-21国际时评 | 中国发展新开局 世界经济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