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名刊精选

革命与玫瑰——国家非遗桑植民歌见证的“血色浪漫”

21-02-04 10:48 来源: 新华网 编辑:赵满同

  新华社长沙2月3日电 题:革命与玫瑰——国家非遗桑植民歌见证的“血色浪漫”

  新华社记者苏晓洲、阮周围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人移花别处栽。”1928年夏的某一天,红军师长贺锦斋用这首桑植民歌与爱妻戴桂香生离死别。

  一个多月后,贺锦斋在石门泥沙镇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两年不来我两年捱,钥匙不到锁不开。”1931年夏天,惊悉噩耗的戴桂香悲恸万分。

  她终生素衣守寡,60多年里几乎每天都去丈夫坟前唱这首歌,每天摘一两片马桑叶,直到离世,她留下的一口木箱,装的全是马桑叶。

  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如贺锦斋和戴桂香般的“血色浪漫”故事,像当地常见的灌木——马桑树般漫山遍野。

  这是1月26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拍摄的马桑树。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这是1月26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拍摄的马桑树。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先烈的精神,像马桑树一样,风吹不断,雪压不弯,火烧死了枝叶,根依然顽强活着,春风一吹,又吐新芽!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昔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湖南省张家界市。此地当年是战场,如今已是世界自然遗产和知名风景名胜区。

  这是1月27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大溶溪光荣院拍摄的侯宗元(左)和老伴田益姑。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在永定区大溶溪光荣院颐养天年的侯宗元,7岁多就和父母、叔伯、兄嫂等7人一起,投身红军。

  “一个炸弹在身边爆炸,冲击波把我一下子掀到了河里,幸亏揪住马尾巴才没淹死。”侯老说,“我父亲被子弹击中腹部,没几天就伤重去世。我一家八口,大部分都战死了。”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外景(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六军团及在此基础上组建的红二方面军,牵制了国民党军50多万兵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一尊雕像中的三位红军都是独臂。副馆长覃章衡告诉记者,红二方面军出了三位“独臂开国将军”——贺炳炎、余秋里、晏福生。

  讲解员谷秀芹含泪介绍,1935年12月21日,时年22岁的红军师长贺炳炎在激战中右臂中弹负伤,伤势恶化必须截肢。没有麻药,贺炳炎让医生用木工锯锯断伤臂。

  “木锯‘吱嘎、吱嘎’锯了两个多小时,贺炳炎疼得把嘴里的毛巾咬出几个大洞。闻讯赶来的贺龙从地上拾起几块浸透鲜血的碎骨,对周边红军干部、战士说:看!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有多硬啊!”

  这是1月26日拍摄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张家界市委宣传部部长郭天保告诉记者,1927年至1936年,张家界地区先后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2万多人参加红军,6万多人为中国革命光荣牺牲,不少家庭满门英烈。

  张家界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美林说,红军将士的壮举,在桑植民歌中催生了追求光明的战斗号角——“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刀子架在颈项上,砍掉脑壳只有碗大个疤!”

  1月26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左)在介绍一尊雕像,雕像中的三位红军都是独臂,红二方面军出了三位“独臂开国将军”——贺炳炎、余秋里、晏福生。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行走在武陵山腹地,先烈故居、红军医院、战场遗迹、红色苏维埃旧址……无数壮怀激烈的往事,在马桑树丛中迸发着血与火,泪与笑。

  红二军团老战士魏天禄回忆:部队时常断粮,靠采集野菜、挖掘树根充饥。偶尔分到一颗熟土豆,觉得特别香,特别珍贵,用手捧着吃,连一点沫子都舍不得丢掉。有人实在饿极了,还没嚼出味儿,土豆就下肚了。见别人慢慢吃,很是后悔。有时土豆少人多,就捣烂土豆加野菜煮糊糊,大家分着吃。

  张家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副馆长许丹、讲解员杜双说,红军处处为群众着想。打土豪没收来的东西,悄悄送群众;帮群众种地、挑水、修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动群众一草一木……纪念馆至今还收藏着当年红军以高于市价支付给菜农的十块银元。

  陈美林说,面对红色风暴与白色恐怖,人民做出了选择——跟共产党走!踊跃参军、支援作战、筹物筹资……

  桑植民歌就此唱道:“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十送红军转回来,武陵山顶搭高台……”“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

  鱼水深情共死生,红军将士在战场上更加视死如归。

  红四军一师一团团长贺桂如在战场上高喊:“同志们,为了下一代能吃上大米饭,冲啊!”身先士卒冒着弹雨冲锋,身中7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

  1951年,贺龙给堂嫂陈桂英(贺桂如的母亲)的信中说:桂如侄儿的血没有白流,换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很光荣!

  这是1月28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拍摄的“红军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记者采访期间,无论走到密林深处、溪河岸边,还是走到城乡文体广场,坐进和谐号动车或高速公路奔驰的大巴上,到处听到桑植民歌红色山歌的歌唱,到处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所在地,田畴广植金秋梨、葡萄、西瓜、桃子;滨水的河滩,也办起了户外拓展体验旅游项目。

  村民王家顺告诉记者,全村流转土地680余亩发展旅游和果蔬采摘等绿色经济,全村1300多名村民不同程度增收,贫困户都脱贫奔小康。

  1月26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光荣院院长贺晓英展示“返聘证书”。30多年来,贺晓英服务过100多位革命老人。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在贺锦斋墓地一侧,是马桑树环抱的桑植县洪家关光荣院。60岁的院长贺晓英很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返聘证书”。30多年来,贺晓英服务过戴桂香等100多位革命老人。“党的政策好,社会各界很关爱,光荣院的工作越来越好做。”

  这是1月26日拍摄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桥自弯镇一处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2020年,桑植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106户98575人全部脱贫。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在洪家关光荣院身后,莽莽群山中绿色经济正在崛起,满山野生粽叶畅销海内外,助8万余人脱贫致富;“桑植白茶”香飘大江南北,产值达2.28亿元……去年桑植县遭受疫情影响和罕见强降雨冲击,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106户98575人全部脱贫。

  桑植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佐绒说,桑植民歌孕育于先民与天灾、刀兵抗争的呐喊中,到如今唱响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画卷。就像新歌《最美还是八大公山》所唱:吊脚楼里住神仙,筒车打水也浇田;花灯翩翩追彩梦,仗鼓声声响在山里面;祖宗留下的歌和舞,灿烂辉煌到今天……

  这是1月27日在湖南省张家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拍摄的银元,右下角的十枚是当年红军以高于市价支付给菜农的十块银元。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文旅融合看甘肃·天梯山石窟 一束中华文明的瑰丽霞光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文旅融合看甘肃·天梯山石窟 一束中华文明的瑰丽霞光
  • 甘肃借“陆海新通道”打造粮食贸易大通道 甘肃借“陆海新通道”打造粮食贸易大通道
  • 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 准确把握六大发展定位 兰州市明确十项重点任务 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 准确把握六大发展定位 兰州市明确十项重点任务
  • 任振鹤在有关金融机构调研时强调 遵循金融发展规律 强化金融服务功能 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任振鹤在有关金融机构调研时强调 遵循金融发展规律 强化金融服务功能 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 强强联合!甘肃智慧文旅与甘肃紫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强强联合!甘肃智慧文旅与甘肃紫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 【新春走基层】兰州:百年中山桥红红火火迎新春 【新春走基层】兰州:百年中山桥红红火火迎新春
  •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严冬不停春节不休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严冬不停春节不休
  • 【短视频】快讯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兰召开 【短视频】快讯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兰召开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文
2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文
3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文
4   甘肃省教育工作会昨日召开
5   甘肃省公安机关开展拼车包车超员载客违
6   兰州市公安局举行“荣光·2020”表彰奖
7   第二批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建设
8   乡村兽医去哪儿了?有证的多到城里看宠
9   第三批甘肃省健康促进医院和学校命名
10   甘肃省6位医学专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11   兰州市大数据局同中软国际开展座谈交流
12   兰州市发改委开展节前石油天然气长输管
13   兰州市统计局清零行动开启新一年劳资统
14   2020年兰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出炉 地
15   2月3日甘肃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