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评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人口老龄化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近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都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党的文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及应对思路演进。在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20多年来,我们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由于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从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始,我们党连续在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育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然而,“单独二孩”申请人数远远低于预期,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但是,一方面由于育龄人群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另一方面基于生养育的现实压力,人们生育二孩的热情同预期差距较大,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呈现下滑趋势。考虑到人口年龄的自然增长和平均寿命的持续增长等因素,预计2022—2035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将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增多、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繁重等显著特征。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总量2035年将达4亿,2050年将达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
第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人口发展大趋势和老龄化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关系正确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体而言,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许多家庭的养老负担不断加重,社会养老相关支出压力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矛盾更加突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完善老龄政策法规,加强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有利于增进老年人福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口结构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变量,科学的人口结构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明显减少,这势必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其三,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失调,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容易带来社会稳定风险和国家安全风险。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优化人口结构,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利于维护国家人口安全,保持代际和谐与社会活力,确保中华民族世代永续发展,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关键要解决好五个方面问题。一是优化生育政策。立足于我国人口现状和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强化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引导已婚家庭在女性最佳生育期生育孩子,降低高龄产妇分娩率和整体出生缺陷发生率,确保出生质量。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减少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二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适当延长工作年限。引导老年人再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支持身体健康、有技术专长的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三是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把握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发展银发经济,丰富养老服务业态,推动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护养结合,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增加老年用品供给,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四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老龄化服务体系,改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支撑条件,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提供更加方便可及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需求。五是加强老龄社会制度建设。根据人口老龄化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慈善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新闻
- 2021-01-22社科评论|发挥社会保障在扶贫转型中的作用
- 2021-01-14社科评论|把握社会治理“善治”的三个价值维度
- 2021-01-08社科评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 2021-01-08社科评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