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打前站”:夜幕下的钢轨“整形师”
春运“打前站”:夜幕下的钢轨“整形师”
新华社郑州1月29日电(记者刘高阳)子夜时分,京广高铁。寒风凛冽中,钢轨上钢花飞溅,摩擦声和机器运转轰鸣——国铁郑州局集团郑州工务机械段的钢轨“整形师”们正趁着夜间“天窗”,对钢轨进行打磨。
城市进入梦乡,而高铁检修维护却进入最繁忙的时段。随着春运临近,铁路工作人员正持续加大线路养护力度,对管内高铁设备进行全面“诊疗”。中国高铁运行中“硬币不倒”的口碑背后有他们艰辛的付出,旅客的回家之路也因此更安全、舒适。
钢花似火龙奔腾,砂轮摩擦钢轨发出巨响,钢轨打磨看似是个“糙活儿”,却容不得半点马虎。
“打磨钢轨要恰到好处,浅了除不了病根,打得太深又会影响钢轨寿命,所以要‘量体裁衣’。”国铁郑州局集团郑州工务机械段维修四车间副主任徐翔介绍,打磨是为了消除钢轨表面不良痕迹,“这是个精细活儿,我们争取做到打磨一个区段、验收一个区段。”
施工前,铁路职工们会对区段的钢轨状态、曲线半径等要素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他们会分析记录钢轨廓形、切削量、磨面宽度等技术指标。
凌晨1点左右,京广高铁许昌东至郑州东区间,记者看到,随着“天窗”命令下达,在钢轨“整形师”的操作下,打磨作业装置缓缓降下,开始作业,钢花瞬间从砂轮与钢轨间隙中迸出,迅速点亮夜空。
打磨要心细,更要靠技术。记者看到,打磨作业所用的GMC—96X型打磨车可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由5节作业车组成的钢轨打磨车全长114米、装备96个打磨电机,这个庞然大物的作业精度却可以控制在0.1毫米。
工作时,全车打磨单元马力全开,能够有效消除钢轨波浪磨耗和表面疲劳裂纹,同时修复钢轨廓形,修正轮轨关系,提高列车运行的平顺性,提高钢轨使用寿命。
施工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10分。当夜,工人们共完成6.5公里打磨任务,经技术人员复核后,线路正点开通,静待首趟高铁列车安全通过。
“从1月7日起,我们计划利用22个施工‘天窗’,对京广高铁许昌东至郑州东区间上下行160多公里的线路进行打磨。”徐翔说,这些春运前的准备工作,为的就是让归乡游子能够安全、顺心踏上归途。
相关新闻
- 2021-01-29春运首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991万人次
- 2021-01-29“就地过年”下的春运:出行客流减少 防疫、服务不打折
- 2021-01-29《焦点访谈》 20210128 铁路线上最美的风景
- 2021-01-29联播+ | 对症下药 习近平为网络强国把脉开方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