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他山之石)
原标题: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他山之石)
在荷兰羊角村,一只“耳语船”静静驶过一幢茅草屋。本报记者 任 彦摄
在德国弗隆姆博恩村,当地儿童正在面包房体验制作面点。德国弗隆姆博恩村供图
日本长野县松川村恬静自然风光一瞥。日本松川村政府供图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整治,另一方面也应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让乡村美丽宜居,留住看得见的乡愁。许多国家的乡村建设都先后经历了基础设施现代化和回归传统乡村特色的发展阶段,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努力
德国弗隆姆博恩村和埃佩尔斯海姆村
提升乡村人文居住环境和吸引力
本报驻德国记者 李 强
弗隆姆博恩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一个只有1000多人的村庄,在村庄中心的草坪上,竖立着一块看起来不起眼的石碑,上面模糊地刻着“1600 F”的字样。旁边的简介牌讲述了它的来历:这是1600年时弗隆姆博恩(缩写F)与邻村的界碑。几年前,这块界碑被村民挖掘发现,成为弗隆姆博恩村史最早的见证之一。在石碑旁边,一个弃用超过半个世纪的水井同样得到良好维护,井口搭建了精致的铁艺装饰,成为村庄景观。
村委会成员赖因海默介绍说,村民们非常珍视自己的历史,并以此为豪。目前弗隆姆博恩已为十几处地标建筑和景观竖立了简介牌,向村民和游客介绍该村的历史和文化。村子还计划增加二维码,让村民和游客获得更多有关村庄的信息。
对村子历史和文化的珍视并非弗隆姆博恩独有,在1公里外的埃佩尔斯海姆,村民甚至在村公所里设立了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村里挖掘出的化石、农具及其他展品,图片和文字详细介绍了村庄逾1200年的悠久历史。
在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德国,数十年前,农村的硬件设施已与城市无太大差别。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甚至吸引很多城市人前来定居。而挖掘、保护村庄历史和传统风貌,进一步提升乡村人文居住环境和吸引力,则是近年来德国农村建设的重点。弗隆姆博恩和埃佩尔斯海姆,正是由于因地制宜,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村庄文化,在德国联邦农村竞赛中获了奖。
这样的成绩与村民广泛参与村庄治理密不可分。在弗隆姆博恩的村公所里,村委会成员用数十页的PPT,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村庄开展的一系列美化工程:地标介绍牌、鸟类花园步道、公共面包房、户外小剧场……在记者眼里,这里与其说是个村庄,更像是座微型城市。
资源来源方面,德国联邦政府出台的《“改善农业结构和海岸保护”共同任务法》和州政府层面的乡村更新计划提供了部分支持,主要施工工作,则要靠村民义务劳动来完成。村庄成立的各类协会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弗隆姆博恩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每个月都有各类协会的活动更新,如村民倡议组织的景观施工、妇女协会组织的除尘日清扫等。
每月一次的“烤面包日”是村里的“盛事”。在历时3年亲手搭建起的面包房里,自带面粉食材烤出各家需用的面包和点心,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面包房还有一个专门的社交账号,每月预告活动和烘焙菜单,其中一篇这样写道:“让我们在舒适的氛围中,用柴火烤炉一起制作土豆面包、面包卷和美味蛋糕,并与咖啡一起享用。”虽然村里大型连锁超市可以买到新鲜廉价的面包,但村民们似乎更喜欢回归传统,在烤炉旁增进交流,讨论村庄公共事务,提升凝聚力。
邻村埃佩尔斯海姆在村庄美化协会的努力下,沿着源自中世纪的护城沟,打造了一条1.3公里长的健行步道。在绿植的掩映下,沿途可以看到曾经的古城门,以及由废弃石灰窑改造的休闲设施。副村长尼科·齐默尔介绍说,步道的日常维护并非一项简单工程,费时费力,但村民大都意识到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愿意义务作出贡献。
不仅是保护古老步道,村民也积极参与村庄建设。负责维护步道的村庄美化协会,自1880年起就开始了提升村庄居住环境的工作。正是人人参与治理的悠久传统,造就了埃佩尔斯海姆宜居的环境。
管理和服务村庄公共事务,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村委会以及协会的骨干成员几乎都是退休人员,但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赖因海默就乐在其中。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大家讨论了继续参加新一届德国联邦农村竞赛的事宜。“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并不一定都出生于此,大家都是因为热爱乡村生活来到了这里。”赖因海默说。
(本报柏林电)
日本松川村
因地制宜引入现代化基础设施
本报驻日本记者 刘军国
从东京出发向西北方向开车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长野县松川村。山麓下狭长的盆地南北延伸,高濑川、乳川、芦间川、穗高川等4条河流缓缓流过,这个绿意盎然的美丽乡村已有132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少子老龄化问题加剧,日本人口持续减少。松川村也不例外,此前人口曾连续8年减少。然而,2020年该村人口却实现正增长,增加45人,至9705人。究其原因,松川村工作人员青沼宏和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村里一直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美丽乡村宣传,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此定居,其中不乏来自东京等大城市的居民。“这里有恬静的田园风光、新鲜的时令蔬果、清新的空气和甘甜的泉水,还有丝毫不逊于大城市的基础生活设施。”言语间,青沼对自己是一名松川村民充满了幸福感和自豪感。
今年47岁的青沼过去在松川村北部相邻的大町市长大,学生时代他被松川村的秀美所吸引,毕业之后便来到这里,迄今已工作生活了28年。据他介绍,松川村的道路很早之前就实现硬化,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这与当地居民坚持把室外垃圾带回家的做法有关,也离不开村政府实施的垃圾集中处理政策。而在半个多世纪前,松川村民还或在家中,或在田地里焚烧生活垃圾。尽管当时生活垃圾量并不大,但是焚烧时,空气中还是弥漫着刺鼻的味道。
自1969年起,松川村推行政策,将居民垃圾集中收集,委托临近地方政府的垃圾焚烧厂来处理。之后,松川村与附近几个地方合作,建立起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如今,松川村民与大城市居民一样,免费处理一般生活垃圾,但丢弃旧家电和家具等“粗大垃圾”时,需要交钱。
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曾困扰松川村民。过去,各家各户不得不首先将粪便等储存于自家的粪便罐中,等待专门公司定期回收。其他生活用水,如厨房用水与洗浴用水等则直接排入河流中。这样,一是造成村民生活十分不便利,二是会导致河流污染。
2000年,日本中央政府联合松川村和当地村民,共同出资107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元人民币),建成了现代化下水道系统,得到了松川村民的普遍支持。自此,松川村民可以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到下水道中,“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松川村的河流更清澈了”。
“自从有了下水道系统,我们的居住环境逐步完善,甚至超过了大城市。”青沼自豪地说道,松川村还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教育机构、诊所、银行、邮局、大型超市外,美术馆、图书馆、温泉旅馆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为应对人口减少问题,日本各地不断开展行政区划调整,不少农村地区被合并至其他行政单位中,而松川村得以保留了下来,成为日本最悠久的乡村之一。青沼说,在延续乡村自然特色优势的同时,因地制宜引入各类现代化基础设施,这些努力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本报东京电)
荷兰羊角村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本报赴荷兰特派记者 任 彦
在荷兰东北部上艾瑟尔省的斯滕韦克尔兰德市,有一个村庄很是特别。这里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看不到汽车的踪影,只有舟楫在河道上荡漾。据史料记载,这个村庄所在地区曾是一片无人居住的沼泽,地下储藏着丰富的泥炭资源。13世纪早期,人们来到这里以挖掘泥炭为生,并发现了很多野山羊羊角,便给村庄取名为“羊角村”。
羊角村目前有居民近3000人,很多家庭世代生活在这里。他们居住的房屋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建筑风格,锥形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芦苇。“过去这里的人们很穷,买不起砖瓦,只能就地取材,结草为庐。”羊角村学院董事长盖比·爱圣博格对本报记者说,虽然现在芦苇屋顶的造价远比瓦片屋顶高得多,但当地民众重视保留传统,依旧用本地产的芦苇编织屋顶。“这样的茅草屋冬暖夏凉,既节能环保,还经久耐用。”
爱圣博格就出生在羊角村,其家族已有10代人在这里生活。今年40出头的她创办了羊角村学院,并与荷兰皇家酒店协会、瓦赫宁根大学等合作,进行乡村旅游、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和培训。“到我曾祖父那一代,这里的人们还是以挖掘泥炭为生。”爱圣博格说,为了运输泥炭,挖矿者开凿沟渠和运河,最终形成了河道交错的水上村落。手工木制平底船是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这种使用木桨的传统船只今天依然在使用。羊角村很多人家的门前停靠着这样的小船,邮递员也是划着平底船投递邮件和包裹。
羊角村博物馆坐落于村子中心地带,由废弃农场改造而成。该博物馆集中展示了羊角村的乡土文化,每天都有志愿者为游客讲解该村的发展历史。据介绍,羊角村的规划者主要从环境友好和宜居两个出发点来建设该村:疏通河道,治理水污染,兴建木拱桥,保留茅草屋和平底船,尽最大努力保持宁静和古朴的乡村自然景观和特色风貌。
羊角村中心区域没有修建公路,外来车辆只能停放在村口的停车场。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中心区域河道除了传统人力平底船之外,只允许由平底船改造而成的“耳语船”通行。这种船小巧轻便,船尾配备一个无声电动马达,因行船无声而得名。弃舟登岸,沿着岸边的羊肠小道步行或骑自行车,通过180多座木拱桥,可以到达村里的任何地方。
漫步羊角村,犹如画中游。一幢幢传统民居被碧绿的草坪和姹紫嫣红的花卉包围,与蓝天白云一同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大白鹅悠闲地游来游去。除了鸟鸣,耳畔最大的声音就是水中嬉戏的鸭子的叫声。置身其中,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羊角村并不为外界所知,也从不刻意让外界知晓。1958年,荷兰知名导演伯特·哈安斯特若在这里拍摄电影《吹奏》。随着这部音乐喜剧电影的传播,国际游客纷至沓来,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羊角村早期的规划者们应该不会想到村庄有一天会如此有名,他们只是想保留传统文化,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爱圣博格感叹道,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展现出强烈的怀乡情结。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尊重,按照自然的肌理和生态规律设计发展思路,羊角村在某种意义上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看得见的精神家园。
(本报阿姆斯特丹电)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