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海市场低迷 中国船企却屡获大单?秘诀揭秘→
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船接单量超过韩国,时隔两年重新夺回接单量全球第一的宝座。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各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都出现大幅下降,中国船企如何实现逆势上扬?
-
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转型
2020年,中国造船企业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拓展,产业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尤其是中高端产品的比重在不断增强。
在上海外高桥码头,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搭建现场,从去年11月进坞,到目前已经完成了8个总段的坞内搭载工作。大型邮轮被称为船舶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整船的零部件达到2500多万个。

中国船舶外高桥大型邮轮总设计师 郭勇:在大型邮轮建造合同落地之前,外高桥造船就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建造中的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到目前为止,项目总计投入设计人员超过500人,图纸超过6万份。

与运输船舶相比,海工装备更像一座浮动的海上工厂,包括各类钻井、铺设管道的作业装备等等,海工装备多为少量定制,其技术难度要求更高。

这是中国船舶江南造船成功交付的28000立方米LNG浮式再气化单元,也就是从海上运来的液化天然气,通过这艘船再还原成气体,整个转化过程都在海上进行,被誉为海上液化气工厂,目前只有中国可以建造这样的船舶,而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海上固定系统。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LNG浮式再气化单元总工艺师 夏嵘:与常规船舶采用缆绳系泊不同,我们采用了桩柱—抱箍式系泊系统。该套系统能够满足FRU在部署地营运期间永久性码头系泊的需要。

从设计之初就和市场同步,2020年,我国造船业在新产品的研发中,适应了船舶海工产品更安全、更绿色、更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了船东对未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 李彦庆: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三大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技术,在大型LNG船、大型邮轮方面实现了批量建造,我国船舶工业当前已经具备建造世界上几乎所有船舶产品的能力。
-
逆境中缘何屡接大订单
2020年全球船海市场成交量相比2019年下降了15%,全球全行业的低迷,唯有中国船厂在疫情期间屡获大单,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究竟靠的是什么?
2020年签署的新接订单中,LNG船是涉及金额最大一笔订单。作为在零下163摄氏度的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在上海,沪东中华船厂的技术专家宋炜告诉记者,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钻研,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LNG船的核心技术,和韩国、日本等世界造船业最先进国家同处一个阵列。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LNG船首席技术专家 宋炜:产品同处在一个阵列里,在竞争中要有亮点,我们在安全方面的考量就更加严苛,即便是十万分之一概率的极端情况出现,我们的产品也能安全应对。

严苛的考量,让世界上最难建造的超级货船更安全,这让沪东中华船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在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为每个船东量身定制的“精准定制化服务”成为赢得订单的秘诀。

为了让量身定制更精准,包括船东运营的航线,每条航线加气站的距离,甚至运输货物的重量,船厂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考虑,设计方案更环保更节能,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也大幅下降。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海洋科技技术中心研发室主任 黄隽:船东他会提一些要求,我们会根据我们这么多年的设计和建造经验,我们对市场的了解,跟他们建议一些可能是他们没有想到的理念。
黄隽说,从90年代5万吨到目前的11万吨,船型越做越大,但建造方案越做越精细。正是由于他们的用心做,才赢得了更多的回头客。

中国船舶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包张静:船东下的订单以及船厂承接的订单来看,我们的研发更加绿色、智能、安全,契合了海洋发展的主流方向。
-
自主创新 供应链自主可控率超80%
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供应链严重受阻,而船舶工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涉及门类多,链条又长。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国船舶企业在物流不畅的情况下,靠自主创新,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到目前,三大主流船型供应链配套产品的自主可控率已经超过80%。

这是中船动力集团自主研制成功的400毫米缸径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该型机完全满足当今世界上最严苛的排放法规要求,打破了低速机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中船动力研究院技术专家 刘博:这台CX40DF将匹配自主研制的增压器、电控系统、油雾探测器,自主配套率将由过去的60%提升至80%。

这是去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处成功坐底的画面,由中国船舶集团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首台具备全球海域载人进入能力的重要装备。据测算,“奋斗者”号的国产化率超过了96.5%。同样在民用船舶方面,整船的国产化率也有明显提升。这是由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完成的阿尔及利亚客滚船,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副总经理 周旭辉:在和船东谈判的时候,说服他采用中国配套的一个好处,阿尔及利亚的项目之后,我们实现了整个客滚船行业的全海区覆盖。
据介绍,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中国造船企业充分运用国内供应链的能力优势,采用国内配套替代国外产品实现了船舶的顺利交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 李彦庆:目前我国已具备满足三大主流船型需要的80%以上的配套设备装船需求的能力。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我国已有的门类齐全、自主的现代船舶工业体系正在日益发挥作用,特别强调的是这个体系在全球只此一家,这是我国船舶工业的巨大优势。
-
多元开发 服务国家环保建设
目前各大船企手持订单也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开工不足已成为船企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如何在市场需求严重下滑的背景下摆脱困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中国船舶不断发展多元产业,将船舶与海洋领域的环保技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在江西鹰潭余江县,作为生猪养殖大县,年出栏生猪近百万头,以往畜禽废弃物的排放一直是村民最头疼的事情,但是现在一个电话,有专业人员上门收集粪污,畜禽粪污交给专业的设备来处置。

借鉴船舶舰艇有机固废处置的技术,在中船余江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项目的现场,记者看到回收的畜禽粪污通过30—70天的厌氧消化单元,实现沼气、沼液的循环利用。

江西余江县中船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飚:沼气提纯得到天然气,实现资源化,产生的沼渣跟沼液,我们加工制备有机肥用于作物生长。

在南京,他们则把船舶固废处置技术应用到土壤修复,通过异位热脱附技术清除土壤里的污染物。

江苏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 牛腱:通过对土壤直接或间接的加热,其中有机污染物气化挥发分离。

除此之外,水质环境监测船、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以及活跃的海上风电业务目前都已成为许多船企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国船舶集团发挥综合优势,仅节能环保产业链就实现产值累计约150亿元,申请各类专利近400项,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装备和综合解决方案。
- 2021-01-17时隔两年重回全球第一!中国新船接单量超过韩国
- 2021-01-17“全国一张网”优势突出 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 2021-01-17不惧寒流,我们有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