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从“零”到多个“世界领先”,这个码头的故事足够震撼人心!

20-12-30 19:50 来源:央视网 编辑:陈世赟

  这是一个曾经只有在欧洲

  才能看到的场景,

  来自太平洋的海风吹来,

  偌大的码头竟空无一人。

  目之所及,

  只有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在穿梭,

  机器人自动拆集装箱锁垫,

  把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运到堆点,

  整整齐齐地排列好,

  整个过程流畅、轻柔、毫无刮擦和碰撞。

  这是一个创造了世界奇迹的码头

  它并不在欧洲地界

  而是坐落在山东青岛,

  它是全球作业效率领先的

  全自动化码头,

  是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有着“中国制造”烙印的码头,

  并且六度刷新

  全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

  很多来往这里的集卡车司机

  并不都知道这座码头“闪光点”,

  他们只知道这里作业效率奇高,

  对于拿“计件”工资的他们,

  这意味着能比以前赚更多的钱。

  集卡车从无人闸口进入码头,

  司机只需要刷一下卡,

  接下来所有流程全部由机器完成,

  整个过程只要十三分钟左右,

  而传统码头通常需要最少半个小时。

  要知道,即使是国外的自动化码头,

  陆侧装卸社会集卡还没实现自动化。

  这表明,

  世界港口智能化发展

  从此有了“中国方案”。

  鲜少有人知道,

  建成这座码头,

  是一支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团队

  他们历经3年半的呕心沥血

  完成了国外最少需要8-10年

  才能完成的任务

  而这支团队的带头人张连钢,

  其实当初并不敢接下这个工程,

  毕竟,那时他刚做过肺癌手术。

  中国人能不能干得成?

  7年前,

  自动化码头还被西方公司垄断,

  中国虽是港口大国,

  在这个领域却是一片空白,

  甚至全亚洲都是零。

  外方不提供任何数据、技术参考,

  也禁止拍照摄像,生怕技术泄漏。

  时光上溯到1993年,

  荷兰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自动化码头,

  随后荷兰、德国等国

  陆续建设30多座自动化码头。

  可被誉为“港口科技王冠上的明珠”的

  全自动化码头,

  因为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收益慢

  被称为“贵族码头”

  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奢侈品”。

  如何提高全自动化码头的效率,

  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难题。

  作业效率高于人工码头的自动化码头,

  全世界都没有。

  因此在中国,

  全自动化码头的计划,

  迟迟未能提上日程。

  “建设一个同等规模的码头,自动化码头的造价要比人工码头高一倍甚至两倍。大约有人工码头的80%的效率。行业里头称它为‘贵族码头’。”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

  2001年,

  山东港口青岛港的殷健

  偶然看到国外自动化码头的视频。

  他当时就很羡慕,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

  中国也有这样的全自动化码头。

  世界十大港口中国有7个,

  吞吐量很高,但并不先进,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全球有30多个

  却没有一个属于中国。

  后来成为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

  党委书记的殷健说,

  作为港口人,

  他对此感觉很惭愧。

  2013年,

  随着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和港口转型升级,

  作为我国港口集装箱行业前列的

  青岛港集团提出建设全自动化码头。

  难以接受的重担

  有了目标

  接下来的问题是,

  谁来负责这个难度前所未有的项目?

  在港口码头的业务操作、

  设备、技术、管理、自动化控制方面

  具备丰富经验的张连钢

  被大家寄予厚望。

  可没想到的是,

  但当领导问张连钢

  要不要做项目负责人时,

  连接两次,张连钢并没有答应。

  原来他曾被诊断出肺癌,

  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后,

  他的身体状态已大不如前,

  他怕自己身体状态

  无法支撑完成这个重大项目。

  但他又不甘心放弃,

  毕竟,建成一座中国人自己的

  全自动化码头也是他多年的夙愿。

  看到他犹豫不决,

  领导第三次问他时,

  他一咬牙,豁出去,答应了。

  只因他至今记得36年前

  在大学宿舍看的那场比赛:

  中国女排斩获世界冠军。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他脑海里,

  他始终记着:

  “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那会儿好像是一种热血上来了,我要接这个。等出了门想想,这个从哪下手啊?”

  ——张连钢

  匆忙接受了任命,

  他内心却十分忐忑。

  由于怕家人担心,

  他隐瞒家人,

  偷偷筹备工作、组建团队。

  很快

  一个来自各领域的精英组成的

  8人团队建成了。

  大家带着兴奋劲准备开始工作

  却突然发现,无从下手。

  团队成员里没人见过自动化码头,

  更不用说具体参数和工作机制。

  这成为了建造全自动码头

  第一只拦路虎。

  “脑袋是空白的。这个码头的布局结构是个什么样,要采用哪些设备,设计怎样的流程,整个码头的这些数据从哪里来,我们其实心里都是没有底、没有数。”

  ——张连钢

  不蒸馒头,争口气

  经过一番研讨

  全团队决定到国外考察。

  他们提前准备了很多问题,

  谁知道到了国外,

  一切却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我们去现场前“没收”手机,怕我们拍照。而且全程不能下车,不准我们下车细看,有的时候连现场都去不了,只能在接待大厅远远看一眼。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副经理 张卫

  外方接待很热情,

  但是一谈到专业技术问题

  立马闭口不提。

  几番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下来,

  他们看到的只有码头的外部轮廓

  没有具体尺寸数据,

  内在关系关联更无从考究。

  那时候,世界上所有的自动化码头,

  都是由国外固定的几家公司设计建设的。

  于是青岛港集团的部分股东建议,

  由国外公司整体承包建设。

  但国外公司的条件可不让人好受,

  建设时间不确定,

  建设质量不保证,

  所有技术不公开,

  对一切沟通条款都不接受。

  按照这样的方案

  中国人就失去了码头的话语权。

  关键核心技术

  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团队觉得跟国外合作

  风险一点不会降低,

  而投资成本则一定会增加,

  他们不愿处于被动,

  最终决定:不采用国外方案,

  他们一定要自主建设

  属于中国人的全自动码头!

  给中国港口人争口气!

  可现实是残酷的,

  阻力并不只来自于外部,

  集团股东之间也产生了很大分歧。

  一部分股东觉得,

  如果用国外的公司,

  虽然建设成本高,

  但至少可以保证码头能够使用;

  国内团队自主设计的风险太大,

  很有可能码头建不出来,

  几十亿投资全打了水漂。

  起初股东专门

  请国外的评估人员来“挑刺”,

  一次次地来审核他们的设计方案

  目的就是想让团队放弃

  自主建设这条道路,

  重新引进国外技术。

  国外专家不止一次地来告诉我们,说你们如果要是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一个高水平的自动化码头,那成功的可能性基本就是零。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副总经理 李永翠

  拼了命都不一定能干好

  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

  “三无”境地,

  张连钢和团队成员开始了艰难探索。

  “这个东西就很像一棵倒置的树,就越分越细。我们最困难、最纠结、心里最发毛的,就是一直没有找到这个节点到那儿是最末梢,越来探究发现它越深。那个最痛苦我们可能就面临最崩溃那个阶段。”

  ——张连钢

  那是张连钢最煎熬的一段日子。

  无数的问题从各个小组向他涌来,

  往往上一波问题还没解决,

  就又要面临新的问题。

  在巨大的压力下,

  他的健康亮起了警灯。

  一天早上,

  他发现自己身上长满红斑,

  前胸到腿上全都是紫癜。

  到医院,医生诊断,

  这是疲劳导致的免疫力低下。

  “这种崩溃的状态,不是我以前有可以类比的,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种东西对我来讲是某种折磨。”

  ——张连钢

  这时,

  张连钢妻子王晓燕也发现了不对劲,

  在她多次追问下,

  张连钢不得不“交待”了实情。

  王晓燕心中充满了担忧,

  想起丈夫手术后难受的经历,

  另外一方面她也深深明白,

  这是丈夫无法割舍的心愿。

  她最终决定,支持丈夫。

  妻子的理解让张连钢少了顾虑

  他的“张氏牛脾气”又涌了上来:

  “拼了命都不一定能干好

  不拼命肯定干不好!”

  他调整状态后,

  带领团队上下开了3000多次讨论会

  翻烂了一本又一本专业书籍。

  10个月后,

  码头的平面布局逐渐清晰,

  感觉曙光乍现

  当大家正要松口气的时候,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

  一个更大的挑战正横亘在他们的前面。

  自动导引车的智能控制系统,

  是整个码头的“大脑”,

  当时能开发该系统的公司,

  全世界仅有一家。

  起初,

  团队决定导引车用中国研发的,

  控制系统用国外的。

  但是国外公司提出

  必须要将车和系统捆绑销售。

  最早外方报价整个系统是六百万欧元,

  等到正式报价时,

  突变成了2000万美元,

  加上车,总共接近8000万美元!

  由于技术不开放,

  购买国外系统后无法自行优化改进。

  最终,团队再一次决定放弃国外方案。

  可自己研发究竟能不能成功?

  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负责这项技术研发的是李永翠,

  她是核心团队里唯一一名女性。

  现实的残酷,

  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我们辛辛苦苦开发了半年。然后测试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就相当于我们之前的方案被否定了。一大半的工作都需要重新做,觉得特别特别崩溃。”

  ——李永翠

  李永翠和团队只得重新开始设计。

  他们放弃休息时间连轴转

  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

  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

  终于,

  2016年初系统进入仿真测试阶段,

  可是他们又遇到了致命的问题:

  两辆引导车如果互相等待,

  会导致停产。

  面对又一次的失败,

  李永翠感到十分绝望,

  眼看着时间节点一点点临近,

  她被巨大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在工作中崩溃过好几次,

  感到焦虑、绝望,身心疲惫,

  经常到家就哭。

  这个平日里外人眼中坚强的“女汉子”

  第一次想到放弃,

  她开始陷入内心的挣扎。

  张连钢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给大家鼓劲。“我就说做不出来的话,我们就跳海,排队跳海,我是组长,我第一个跳。”

  ——张连钢

  受到张连钢不惜一切的勇气鼓舞,

  李永翠决定背水一战。

  她驻扎到上海厂商,

  4个月后,

  6辆导引车终于顺利运行。

  曙光在即

  难关闯了一关又一关。

  当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

  进入收尾阶段,

  准备进行实船测试时,

  他们又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找不到测试船。

  当时大家一听说他们是

  中国自主建设的

  全自动化码头时,

  大多数船公司都怕工作效率太低,

  不愿意靠他们的码头。

  为了能找到一条测试船,

  他们一次次去跟船公司做工作,

  又一次次被拒之门外。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

  终于有一辆内贸船松口。

  可当船公司同意靠泊之后,

  货主们却不干了。

  一些货主认为船期没有保证,

  所以纷纷退舱。

  本来计划装运的1500个集装箱,

  最终只剩900来个了。

  不仅如此,

  船长还给总部发了一封邮件,

  提出要在青岛提前供足3天伙食。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

  用“彪悍的战绩”予以回应——

  全船仅用7个小时就完成了所有装卸!

  当船长收到消息,

  作业结束时,

  都难以置信,

  他甚至立马发了一条朋友圈说:

  这就是中国速度!

  这是船长发自内心的惊叹,

  但是,他们的成果

  依然没有获得国外专家的肯定。

  一些专家指出,

  欧美自动化码头的开港单机效率,

  始终没有突破每小时20自然箱,

  尽管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

  首条测试船成绩不错,

  但开港效率依然不可能超过西方同行。

  结果

  事实再一次逆转了这些专家的论断!

  2017年5月11日,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

  首船的装货速率达每小时26.1个自然箱,

  这是世界上其他全自动码头

  在稳定条件下都做不出来的,

  与人工码头相比,

  作业效率提升30%,

  在场所有国外专家都惊呆了!

  2020年12月17日凌晨,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

  集装箱码头在货轮装卸作业中,

  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

  每小时47.6自然箱,

  第6次刷新了

  自动化码头装卸的世界纪录。

  忠孝两难全

  这一路,挺难的。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笔辛酸账,

  殷健最亏欠的人是父母,

  因为妻子生病,

  殷健要一边忙工作一边照顾她。

  实在没时间照顾父母,

  父母悄悄把房子卖了,

  自己搬去养老院。

  谁不希望岁月静好,

  谁不愿意阖家团圆。

  可重任在肩,

  “连钢创新团队”只能

  为港舍家、心存亏欠。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的录制现场,

  他们的家人有一些话,憋了很久:

  “我的大儿子真的很苦,但他从来不跟他们说他不好的事情。照顾他卧病在床的妻子整整12年。我知道他心里有很大的心结,我现在特别希望他能找个空旷没人的地方,好好的大哭一场,把自己的心结打开。我们二老在这里过得很好,你就好好的,注意自己身体,把心放宽。”

  ——殷健父母

  或许,

  他们错过了和家人的美好时光,

  但是他们和家人收获的,

  是来自国家的崇高致敬。

  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时代楷模”称号,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

  为他们颁发奖牌和证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牺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

  从港口大国到港口强国,

  一代代港口人

  赶超世界、为国争光。

  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局,

  科技自立自强

  被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连钢创新团队”的奋斗历程,

  成为了当代港口人自主创新的样本,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这是张连钢最喜欢的一首歌,

  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

  只想带着真心,全力以赴追梦。

  你叫他们大国工匠也好,

  中国自主创新的脊梁也好,

  可我知道,在世界港口业的舞台,

  他们的名字,

  叫中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定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样干! 图解|定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样干!
  • 2021年春运火车票今日起售 春运自1月28日开始 3月8日结束 共40天 2021年春运火车票今日起售 春运自1月28日开始 3月8日结束 共40天
  • 甘肃省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在兰召开 林铎讲话 任振鹤主持 欧阳坚等出席 甘肃省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在兰召开 林铎讲话 任振鹤主持 欧阳坚等出席
  • 首届西北四省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落幕 首届西北四省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落幕
  • 甘肃省委组织部介绍今年全省组织工作情况 选派2.25万名机关干部 驻村帮扶7262个贫困村 甘肃省委组织部介绍今年全省组织工作情况 选派2.25万名机关干部 驻村帮扶7262个贫困村
  • 甘肃省纪委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监督工作 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 甘肃省纪委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监督工作 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
  • 林铎在甘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省新局面 任振鹤主持 欧阳坚等出席 林铎在甘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省新局面 任振鹤主持 欧阳坚等出席
  • 兰州交警开设周末专场缓解考试难 兰州交警开设周末专场缓解考试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我国养老服务监管领域第一份全国性指导
2   河水清了,白鹭回来了 陇南市民兵积极
3   2020,“萌”出没,请注意!
4   【乡间村里·听见临夏】三甲集养殖产业
5   [新闻直播间]祁连山国家公园圆满完成体
6   H5|一碗牛肉面,拉开2600万人的奋斗篇
7   【“数”说甘味小课堂】你不了解的秦安
8   甘肃推动“不来即享”举措 新设市场主
9   渭源县城区11.25万人吃上了甘甜洮河水
10   甘肃能源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
11   情系百姓 甘当士卒—记康县王坝镇大水
12   瓜州:年味渐浓“扶贫车间”赶货忙
13   初心“铸平安” 使命“护发展”——202
14   山丹:多举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5   庄浪:“股农”合同续签 “三变”持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