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泥土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20-12-08 15:0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兰琴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泥土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11月7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的村委会里格外热闹。一场乡村旅游人才技能培训吸引了不少村民。

  “老师教得认真,大伙儿学得仔细。”为了参加其中旅游文化产品制作员培训,返乡务工的村民周爽一大早就来到村委会。一上午的时间,她学会了3种糖人的制作方法,“和过去相比,马鞍山村变了大模样,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只要勤劳肯干,就能赚到钱。”

  周爽的感受正是马鞍山村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马鞍山村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再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同时拉动消费助力扶贫,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转变。

  从“啃资源”到依托资源致富

  走进马鞍山村,柏油路蜿蜒整洁,各具风格的村舍错落有致,母亲河小南河绕村而流。

  曾经的马鞍山村,“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是村民们挥之不去的烦恼。

  “过去,马鞍山村以矿山产业为重要产业,全村有8家采石场。由于经营粗放、管理不善,既破坏了资源也破坏了道路,还带上了贫困村的帽子。”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旭光将这段历史形象地概括为“啃资源”。

  2016年,马鞍山村班子抓住采石场专项整治的契机,全面禁采,并在脱贫包保单位长春市旅游局的帮助下,走上了发展文旅产业的道路。

  张旭光信心坚定,带头关闭了自家的采石场。他说:“马鞍山村有山有水,森林覆盖率高达46%。又在长春市和吉林市两大城市之间,长图铁路、长吉公路沿村而过。借助资源和地理两大优势,选择文旅产业错不了。”

  采石场关了,生态环境好了,发展道路定位准确,马鞍山村很快变了样:小南河两侧有了休闲漫养路,马鞍山村徒步路线远近闻名,休闲驿站、咖啡馆、民宿酒店等配套齐全,“山野菜美食节”“徒步大会”等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

  从外出打零工到守家赚钱

  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在新盖的房子里,说起村里发展文旅产业后自家的变化,村民刁秀云的脸上随即浮现笑容。2019年,刁秀云花15万元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房子,又和入驻村里的旅游企业签约,以每年两万元的价格出租自家房屋做民宿。刁秀云说:“合同签了10年,不仅能保证回本儿,家里还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马鞍山村以促进村民增收脱贫为前提,采取“集体+企业+村民”的模式,利用村民闲置住宅打造民宿旅游合作项目。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出租房屋增收,还可以在合作社就近就业。

  自家的房屋变成民宿后,刁秀云也结束了外出打零工的日子,成了民宿的保洁员。她说:“我和我爱人在民宿旁边又盖了个房子住,在村里就有活儿干,每天走着就能上下班。家里暖和,心里更暖和!”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2019年,马鞍山村还引进了投资50亿元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其中的氿遇山居影视基地项目已经建设完成,由吉林电视台制作、即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鲜花盛开的山村》就在这里取景拍摄。氿遇山居项目负责人付洪伟说,从2019年6月项目开工起,已带动本地就业100多人次。

  目前,马鞍山村各农家乐、民宿已累计接待游客达3万余人次。经村民同意,马鞍山村将扶贫项目农家乐统一出租,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每年每户贫困户可收益项目分红900余元。

  传承红色文化,让大家建好家乡的心更齐、劲儿更足

  今年,马鞍山村又多了旅游打卡点。7月,马鞍山村标准化新型农业产业示范园——氿遇山居南果馆落成开放。馆内百香果、香蕉、芒果等热带作物随处可见,东北地区很少种植的咖啡树更是吸引了游客的目光。项目负责人付洪伟说,集种植、加工、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南果馆将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周边村屯共同发展。

  就在今年,马鞍山村依托红色资源建成的“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罗明星事迹展览馆”“马鞍山村村史馆”也对外开放,让马鞍山村的文旅产业中不仅有民俗文化,又多了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

  张旭光说:“关闭自己家的采石场时,我老父亲坚决反对,老长时间都不搭理我。现在看着游客一拨一拨地来,看着泥土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他比我这个村支书都高兴。”

  2018年,马鞍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实施“育民、便民、乐民、安民、富民”五项为民计划,为文旅产业发展凝心聚力。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成立了“三江好”剧社。张旭光和村民一起把抗联英雄罗明星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参加演出的村民怀玉琢说:“村里美了,乡亲们富了,村风家风越来越好,我要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让大家建好家乡的心更齐、劲儿更足!”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7年,马鞍山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村里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全村人均收入达12500元。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8日 03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助力脱贫攻坚 书写山乡巨变——甘肃省扶贫书法作品展在兰州开展(图) 助力脱贫攻坚 书写山乡巨变——甘肃省扶贫书法作品展在兰州开展(图)
  • 灰椋鸟“做客”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冬日显生机 灰椋鸟“做客”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冬日显生机
  • 临夏州和政县嘉庚实验幼儿园由厦门市集美区投资500万元援建 临夏州和政县嘉庚实验幼儿园由厦门市集美区投资500万元援建
  • 临夏州张家庄村:河滩地变身景观路 临夏州张家庄村:河滩地变身景观路
  • 搬出来 更幸福 搬出来 更幸福
  • 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镇黄河岸边居民给红嘴鸥喂食 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镇黄河岸边居民给红嘴鸥喂食
  • 兰州市垃圾分类暨全域无垃圾工作红黑榜发布 兰州市垃圾分类暨全域无垃圾工作红黑榜发布
  • 甘肃省新晋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甘肃省新晋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123
2   出征!甘肃51名技能人才赴广州参加第一
3   【中国的脱贫智慧】白银:以崭新的风貌
4   兰州市两山指挥部四举措保障林木防患于
5   中共庆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
6   助力脱贫攻坚 书写山乡巨变——甘肃省
7   兰州市召开出租车企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8   灰椋鸟“做客”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冬日
9   临夏县公安局:耕耘警民和谐 收获一方
10   临夏州民协召开2020年度工作年会
11   临夏州康乐县法院攻坚行动执结案件134
12   临夏州4单位2个人受中科协表彰
13   临夏州和政县嘉庚实验幼儿园由厦门市集
14   金昌市第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即将投入
15   临夏州妇联主题宣讲进扶贫车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