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不得外放!上海地铁迎来“静音”时代

20-12-04 15:06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沈文刚

  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12月1日起施行。新规颁布了地铁车厢内“静音令”,明确乘客不得将手机声音外放。

  出行乘地铁,手机外放产生的噪音早已被人诟病,“静音车厢”的呼声愈来愈高,“静音令”得到了大多数乘客的支持与配合。“静音令”颁布首日,在轨交地铁人民广场站,不少乘客注意到,车厢内贴出“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的标识。地铁方面表示,站内各处LED屏及列车车厢内都将逐步推广相关标识。

  12月1日上午10时,记者在上海地铁1号线车厢内看到,一名男孩在母亲陪伴下乘坐地铁,用手机播放动画片。过了两站,地铁执法人员走到该节车厢,发现设备外放现象后上前劝阻。记者留意到,该执法人员不仅提醒了男孩,还特别劝导了家长:“上海地铁从本月起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请您配合。”

  “对于禁止电子设备外放,我们会以宣传、劝阻为主。每条地铁线路将会配备6名执法人员,不定时、不定期在车厢里面进行巡视,巡视时间做到运营时间全覆盖。”申通集团执法大队执法一中队曹正辉介绍。

  乘客高先生告诉记者,新规增加了他劝阻此类行为的底气,“以往遇到类似情况,只能尽量远离。有了新规定,出面制止类似行为就有理有据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地铁“禁止外放”的规定,不是强行规范,也没有处罚措施。不少乘客对于新规能否有效“落地”表达担忧。对此,曹正辉表示,若遇到此类情况且造成事态升级,将移送相关人员至轨交公安处理。

  法律专家指出,老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便是“柔性”政策,是以文明公约的形式对乘客行为进行约束,倡议共识行为,提升文明氛围。比如,守则实施之初就有“地铁禁食”的规定,同样没有罚则。半年后,地铁方面表示没有处理过因为禁食引起的纠纷。这意味着乘客能自觉遵守规定,即便有人吃东西,也能通过乘客之间互相劝阻、地铁工作人员劝阻,不再进食。而对于确实需要进食的婴幼儿、老年人,其他乘客也能表示理解,没发生纠纷。

  地铁方面有关人士表示,“柔性”政策像一面镜子,让大家自觉照一照。无罚则,靠自觉,循序渐进地提升文明程度,有助于市民形成习惯,入脑入心,化为行动。(记者钱培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动画|别慌!进口冷链食品这样处理食用更安全 动画|别慌!进口冷链食品这样处理食用更安全
  • 影像记录新时代 光影书写新变迁 ——甘肃省摄协“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摄影采风活动作品展 影像记录新时代 光影书写新变迁 ——甘肃省摄协“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摄影采风活动作品展
  •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工作纪实】甘肃:1822名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工作纪实】甘肃:1822名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 免费救治终末期肝病儿童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联手浙大一院共同关爱“小黄人” 免费救治终末期肝病儿童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联手浙大一院共同关爱“小黄人”
  • 抢抓进度!静宁至天水高速庄浪至天水段建设正酣 抢抓进度!静宁至天水高速庄浪至天水段建设正酣
  • 这样的天水,谁能不爱! 这样的天水,谁能不爱!
  • 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十二月防病提示——  气温骤降 谨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 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十二月防病提示—— 气温骤降 谨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
  • 兰州畅家巷社区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兰州畅家巷社区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动画|别慌!进口冷链食品这样处理食用
2   补短板奔向小康 挪穷窝走致富路——金
3   中共金昌市委第十轮巡察完成进驻
4   全国妇联赵雯一行来兰调研妇女工作
5   陇南市交管部门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
6   陇南市2020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
7   陇南市两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8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当归等6项食品安
9   临泽:真“帮”实“扶”提质增效
10   引投资 促消费 助增收 ——福州市晋安
11   永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助推高质量
12   和政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亮点纷呈
13   山丹:多措并举推动草畜产业转型升级
14   按下产业富民“快行键”
15   民勤:中药材丰收 药农收获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