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多路资金涌入 重大区域战略获金融政策力挺

20-11-10 14:18 来源:新华社 编辑:洪煜然

  加大对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 探索区域联合授信、多元化融资服务等多措并进

    多路资金涌入 重大区域战略获金融政策力挺

  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迎来更多金融政策力挺。近期,粤港澳、京津冀等多个重点区域金融利好政策不断,探索区域联合授信、多元化融资支持、高水平跨境金融服务等多路并进,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添动力。据记者了解,力挺重大区域发展的金融政策利好仍将持续释放。其中,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先行试点,进一步便利区域跨境资本流动,形成高标准的开放试验田。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为巩固和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创新领先优势,银保监会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湾区内包括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支持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发展科技保险,支持保险资金投资面向科技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不断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

  当前,多个重点区域正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例如,广州市在制定2020年主要发展目标时,提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5%左右;此外,长三角16家量子信息技术和通信龙头企业签署协议,打造长三角量子通信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集群高地。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多元化融资需求。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撰文指出,重点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转型,对我国现有银行信贷为主导的融资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间接融资渠道对新兴产业的了解、认知与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单一信贷产品供给难以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强调技术创新性,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在多元化融资支持方面,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基地近日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基地致力于更好推动湾区企业上市、发行固定收益产品,呼应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上市发展需求,促进大湾区科创金融生态形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按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重点区域将强化在交通、信息等基建领域的一体化布局,这也将激发规模巨大、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例如,长三角区域统一布局5G建设,明确到2025年长三角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等。当前以信贷为主、以当地商业银行分行为主的融资模式,将难以满足区域基建的融资需求,亟待整合区域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机构融资支持能力。

  对此,各区域纷纷发力探索区域联合授信机制。北京将探索建立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合授信机制,健全完善京津冀一体化征信体系。

  四川、重庆两地金融局签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探索建立联合授信机制,支持成渝两地银行机构对双城经济圈范围内企业的授信、贷款视为同城授信、贷款。此前发布的《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提出,支持在示范区先行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根据企业融资的实际需求组织核定总授信额度,实现信贷资源跨区域配置。

  金融机构纷纷涌入,持续加码重点区域布局。交通银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交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区域客户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823.52亿元,占集团新增贷款比例55%。农业银行表示,农业银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信贷投放增速多年来都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已将湾区1340个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库进行管理,并将235户新经济重点客户纳入名单配置差异化政策予以重点支持。

  推动高水平开放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配套更高水平的跨境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便利跨境资本流动方面,人民银行与外汇局正在进一步完善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业务方案。方案成熟后,准备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数据显示,跨境人民币结算正不断助力粤港澳实体经济涉外业务稳步发展,截至8月末,广东累计与港澳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16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已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结算货币。

  “金融加码支持区域重大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畅通金融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进一步打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双循环格局的建设与完善。”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说。(记者 汪子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司法鉴定协会举办2020年度新核准登记司法鉴定人岗前培训班 甘肃省司法鉴定协会举办2020年度新核准登记司法鉴定人岗前培训班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兰举行 郭树清作报告 林铎主持并讲话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兰举行 郭树清作报告 林铎主持并讲话
  • 热烈祝贺!兰州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热烈祝贺!兰州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 海报|甘肃:从"住有所居"迈向"居有所美" 海报|甘肃:从"住有所居"迈向"居有所美"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靖远:小康路上踏歌行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靖远:小康路上踏歌行
  • 【陇原环保世纪行】临夏康乐: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 【陇原环保世纪行】临夏康乐: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
  • 【飞阅甘肃】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祁连铸军魂 青山埋忠骨 【飞阅甘肃】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祁连铸军魂 青山埋忠骨
  • 进博会 甘肃省27家企业与境外46家企业签订项目47个 进博会 甘肃省27家企业与境外46家企业签订项目47个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井岗山上悟初心——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
2   江西兴国“将军县” 信仰之力撼天地—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新
4   【短视频】唐仁健就脱贫攻坚“甘肃经验
5   甘肃省司法鉴定协会举办2020年度新核准
6   风起扬帆正当时 砥砺奋进谱新篇——甘
7   甘肃:进口冷藏冷冻食品全面实施追溯管
8   甘肃丝路沿线六大“国宝”石窟启考古研
9   敦煌藏经洞流失文物何以归?数字化探路
10   成县磨坝峡现“绝色水库”
11   藏经洞发现120年 中国已掌握敦煌学国际
12   中共静宁县委政法委员会综治保险采购项
13   岷县人民法院移动办公、办案系统服务采
14   甘肃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医学检测平
15   甘肃省白银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全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