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一张手绘地图,一颗闪闪红心,一腔赤诚热血

20-11-09 21:58 来源:中国军网 编辑:宋芳科

  一张手绘地图,一颗闪闪红心,一腔赤诚热血

  “在新的营区看到我们的军人如此英姿飒爽,我们伟大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最大的幸福。”

  ——朱俊贤

  十月的上海松江区,一阵秋风吹来,枝头的桂花飘落如雨,暗香浮动,又一个秋天悄然而至。

  70年前的那个秋天,一批又一批的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气壮山河的戎马记忆在他们心中永远鲜活。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85岁的老人朱俊贤和战友们用洪亮的嗓音唱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气息虽已断断续续,歌词却完完整整。透过沙哑的声音,记者依稀又看见了那个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少年,那个写满家国的身影,那个枪林弹雨的战场……

  “上甘岭、高岩山、丁字山、石岘洞北山、281.2高地……”朱俊贤老人饱含深情地指着一幅手绘图,图中山溪道路、城池阵地,一目了然。“这个图我在朝鲜的时候就开始画了,这些地方我都去过。”

  回忆起绘制手绘图的经过,朱俊贤老人很庆幸自己走过很多战斗阵地。在战争时期,他通过和团长去前线侦查、听侦察兵回来讲述,绘制出大部分;后来为了完善这张图,他又9次入朝,查阅资料,查证事实。“我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画,最后再把我画的拼起来,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朱俊贤老人兴致勃勃地分享手绘图的制作过程,突然,老人微颤着双手,指了指地图上的蓬莱山,又摸了摸军装上已经有些许褪色的功勋章,用浓浓的乡音向我们讲述那段蓬莱湖畔的战友情……

  1953年元旦后,朱俊贤在207团通讯连任卫生员,随团前线指挥所进驻蓬莱山担负防御任务。

  “当时是一个深夜,我正在3号坑道挥舞着14磅的铁锤打钢钎、凿炮眼。忽然听到洞口传来‘有急救任务!’的迫切呼喊声,我背起急救包大步向外迎去。”借着微弱的油盏火光,朱俊贤发现面前这位嘴角残留着白色泡沫,呼吸短促微弱的患者,正是朝鲜人民军配属给团里的联络员崔少校,他初步判断患者是一氧化碳中毒,随即进行急救。经过治疗,崔少校逐渐清醒,但身体还是很虚弱。

  为了让人民军的战友早日康复,朱俊贤趁着美军机飞离蓬莱山之际,从流水乱石中抓了10多只林蛙,配上花生米、红枣、木耳焖煮成一道战地佳肴,给伤病员们补身体。

  精心照料伤员期间,朱俊贤总是缠着崔少校给他讲中朝联合游击支队深入敌后打游击的故事,两人的友谊也愈发深厚。

  两年后的初秋,回国前夕,崔少校专程赶来为他们送行。崔少校特意拿出一枚勋章别在朱俊贤胸前,他说:“这枚战士勋章应该由朱同志荣获,我为你记功。”

  这么多年过去了,说起崔少校,朱俊贤老人仍然有一丝腼腆、一丝骄傲,似乎还是那个被首长表扬了的兵。

  原以为故事到这儿已经结束,没想到老人继续说道,“2015年秋,我赴朝参加朝鲜劳动党建党70周年纪念,在休息室小憩时,一位老将军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老将军的目光在朱俊贤胸前别挂的勋章和眉宇间那颗黑痣来回扫视……好像是确认了什么,老将军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伸手抚摸朱俊贤胸前这枚由朝鲜政府授予的军功章。朱俊贤脑中瞬间浮现出1955年在临津江畔分别时的那一刻……

  久别重逢,再相见已是晚年,崔将军拉着朱俊贤的手,激动地向围观的人们说:“我俩的友情万古长青啊!”随后,崔将军操着一口熟悉的安徽淮南乡音和他说:“小朱呀!我们这份天缘地情弥足珍贵,我们在浦江、平壤两地互生想念啊!”随后,他把自己胸前的国旗勋章摘了下来,如当年那样亲手别在朱老胸前。

  每当回忆起这段不期而遇的经历,朱老就会眼眶微湿。“如此深的战友情,千金难买。”

  “我们有伟大的友谊,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把我们团结得无比坚强。”正如《中朝友谊之歌》表达的那样,这是一份战斗凝聚的革命友谊,而这份情谊不仅温存在卫生员小朱和崔少校之间,更存在于志愿军与朝鲜老百姓之间。

  “在当时,我们和朝鲜人民,亲如一家。”朱俊贤老人拉着我们来到一个展柜前。只见里面陈列着杯子、丝织手帕、钢笔等生活用品和一些糖纸。

  朱俊贤老人介绍,这都是当时朝鲜慰问团送给志愿军的,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战场上,年轻的志愿军拿到水果糖后舍不得吃,都转手送给了当地老百姓,尤其是老太太和小孩。“这都是小事啊,不值一提。”

  然而正是这样顺手而为的小事,却更加反映出志愿军将士的善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经历着最为惨烈的鏖战,丝毫未能影响志愿军将士们心底那份纯真的人性之善。也正是因为对山河破碎、人民罹难的极大同情,志愿军将士才会为了保家卫国、守护和平而不惜一切代价。 

  70年前,百万优秀儿女,浩浩荡荡,越过鸭绿江。这一越,把无限的希望带给了朝鲜人民,而有些人却再未归来。

  1990年,在参加松江县志撰写时,英烈名单中一个叫李自勤的名字突然把朱俊贤的思绪拉回了38年前的战场。“1952 年 10 月,我所在的团遭遇了空袭,政治处和保卫处之间的岩体被炸飞,草丛中隐现着断肢残体,撕裂的布单、衣裤挂在树枝上。”谈及当时战斗的惨烈,朱俊贤老人叹了一口气,“我把尸体捡回来拼在一起,一直到了四点多太阳落山,大家还是没有找到李助理员的下落,看着收殓到的残骸,大家都沉默了。”

  每念及此,朱俊贤老人声音颤抖、热泪盈眶,却也激发了他更多的干劲儿。“我们的老战友、老首长,他们已经远去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给了我们。” 

  硝烟已散,作为惨烈战役的幸存者,朱俊贤老人一直都在努力向更多人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和精神。多年来,朱俊贤带着自己的手绘图走进学校、企业,做了上百场讲座,还把获得的勋章、奖状以及15000元捐献给上海志愿军文献馆。为了更好地宣传志愿军的故事,他经常直接住在文献馆里,连自己的家都很少有空回去。

  这些年,从浦江出发,九次赴朝,单车进藏,老人宣讲的足迹始终向着远方延伸……这份寄托着他对牺牲战友深切缅怀的手绘图,也令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谈及初心,老人的眉宇间带着一些怀念和坚定。“我们这个群体是一个革命的群体,我想把志愿军的精神弘扬出来,让大家都来关注志愿军,一起把志愿军的精神传承下去。”

  前不久,在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二支队与松江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组织的“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主题活动中,朱老又一次回到军营向官兵们讲述抗美援朝战史。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入军营讲故事,但他每一次演讲都如出国作战时那样激情澎湃。当演讲渐至尾声,猛然间,朱老站起身来向大家挥手致意,老人的身形虽已不复当年般挺拔,但热血犹在。那句“是军人,就应该为祖国战斗,就要永远忠诚地为人民的理想奋斗终生!”直击在场每一位官兵的心灵。

  岁月悠悠,昔日志愿军守卫国家和人民平安喜乐的心愿,其实早已在不经意间有了新的传承人。

  在“致敬!最可爱的人,两代英雄见面会”中,朱俊贤老人带着抗美援朝的徽章、印有“最可爱的人”字样的茶缸,向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90后”同行们分享当年的故事。老人说,我要把志愿军不怕牺牲不怕苦的精神,传递到“90后”护士中,希望他们在和平年代,也能继承我们当年的志愿,守卫祖国的安宁。这是老一辈和小一辈的传承,更是两代“最可爱的人”跨行跨界却同心的共鸣!

  朱俊贤老人的讲述还在继续,热血未凉,这份爱国情怀的传承也在继续……

  人物简介

  朱俊贤,男,1935 年 1 月生于松江县府前街。1950 年底,由光启中学保送进军干校,进二十三军青干大队培训;1951 年 4 月,转入军后勤部卫校任学员,1952 年 4 月结业,分配至连队任卫生员,同年 9 月随军赴朝参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打造牛肉面食材供应链体系建设(图) 兰州打造牛肉面食材供应链体系建设(图)
  • 兰州打造标准化托盘公共租赁平台(图) 兰州打造标准化托盘公共租赁平台(图)
  • 岷县:农民群众晒药忙 岷县:农民群众晒药忙
  • 长图|我们的“愿望清单”实现了! 长图|我们的“愿望清单”实现了!
  • 民勤:2020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民勤:2020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 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飞阅甘肃】安西老城:故城流光里 沧桑数百年 【飞阅甘肃】安西老城:故城流光里 沧桑数百年
  • 团省委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省委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布菌事件阳性者可得到终身免费治疗
2   兰州市为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贴1792.3万
3   老朋友续写“进博”新篇章——甘肃企业
4   参观兴国将军馆
5   参观红军长征出发地
6   重上井冈山
7   【视频】甘肃兰州:2020年“119”消防
8   甘肃: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9   用心讲好甘肃脱贫故事
10   兰州打造牛肉面食材供应链体系建设(图
11   定西市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2   兰州打造标准化托盘公共租赁平台(图)
13   产业兴旺村容靓 文明乡风扑面来——渭
14   岷县:农民群众晒药忙
15   宕昌:全民参与消防构建平安家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