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抗美援朝精神何以伟大?
原标题: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抗美援朝精神何以伟大?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在朝鲜前线,虽然战斗激烈,生活艰苦,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图为战斗间隙,志愿军战士歌声、笑声不断。新华社发 葛力群/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习近平
近代以来,饱经磨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起了一次次顽强抗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表现出大义凛然、宁折不弯的崇高气节。从杨靖宇、左权、彭雪枫到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烈士,用他们顽强不屈的斗争,用侵略者听得懂的语言,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了和平、赢得了尊重。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习近平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高射炮兵、铁道兵、工兵、后勤部队及在后方休整的各兵团协同作战,顽强进行反轰炸、反“绞杀战”斗争。全国广泛开展仇视、蔑视、鄙视美帝国主义的“三视教育”,激发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积极为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全国掀起参军热潮,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成千上万的祖国优秀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鼓舞起来,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让侵略者知道,“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1951年2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回国述职,在京郊玉泉山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朝鲜战局情况。图为彭德怀(左)和毛主席会面场景。侯波/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习近平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敌人,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官兵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中顽强坚守,宁肯被冻成冰雕也不撤出阵地。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胡修道在战友全部伤亡的情况下,一个人英勇作战,从上午打到黄昏,打退了敌人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在后续力量的增援下,守住了阵地。今天,面对新时代强国强军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图为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热烈场面。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习近平
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志愿军将士“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根据自身装备特点和作战能力确定打法。实行轮番作战、轮换作战方针,创造了“零敲牛皮糖”等新战术,建立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术、新战法,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 2020-11-08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宝贵经验
- 2020-11-08新华网评:以赤子之心记录时代之变
- 2020-11-07“十四五”新词典:“科技自立自强”
- 2020-11-07海外网评:共享中国机遇,进博“朋友圈”持续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