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民族团结党旗红】党建引领铺就小康路

20-11-05 20:13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兰琴

  【民族团结党旗红】党建引领铺就小康路

  青海,青藏高原腹地,云入九霄,高海拔更添高境界。

  四川,横断山脉南麓,万山峥嵘,峻岭处凝聚党群情。

  “青”“川”两省自古多民族聚居,是各民族交流交融重地,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融合的缩影。近日,“民族团结党旗红”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青海和四川,记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变迁,见证党建引领下的民族团结成就。

  “政策”指路:党建工作汇成“一盘棋”

  半米见方的党务公开栏醒目悬于大厅,几十张党员信息卡拼成的干部精准管理公示栏贴满整面墙壁,一行行民主评议分数反映着不同党员日常工作成效。

  走进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曲库乎乡党政办公大楼,基层治理中精细化工作成效处处可见。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核三治”党建之策。

  “‘一核三治’党建项目开展后,党建工作汇成‘一盘棋’,大党建格局逐步成型,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日益彰显,群众‘自治’下老百姓参与感不断增强,‘德治’教化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法治’约束下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曲库乎乡党委副书记马晓芸向记者介绍。

  曲库乎乡党委副书记马晓芸介绍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人民网 吴兆飞摄

  “一核三治”党建之策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新时代大讲堂定期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村民上党课、知政策有了百姓课堂;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坚持在工作中聚民心,这一“心家园”让群众倍感暖心;智慧党建云平台依托信息技术主打“指尖上的党建”,成为支撑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汇聚中心……

  “以前生病了能怎么办?还不是自己一个人扛,出趟门都没有好走的路。”回忆起脱贫前的生活经历,建档立卡低保户夏毛措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多年前丈夫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当地干部不仅帮助她翻新了房子,更是带她去乡里和县里的医院看病。“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保障了我们的生活,感恩党、感恩政府的关怀。” 看着家里的新摆设,夏毛措不断向记者重复着这句话。

  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自治为主体,以法治为准绳,以德治为基础的“一核三治”村治理体系,不仅是曲库乎乡着力推动“后进变先进”的工作抓手,也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板。

  “能人”引路:黑土滩变身绿草原

  近40年时间,格多草原经历了一次由“黑”到“青”的转变。

  故事还得从格多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旦讲起。

  “之前,周围的山坡都是裸露的黑土,水土流失严重。”68岁的多布旦比划着远处的山坡说道。顺着多布旦手指的方向望去,群山下满眼绿意,牦牛四散,很难想象这片生机之地曾经满目疮痍。

  从多布旦的回忆中得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牧民携牲畜迁入这里,再加上鼠患对土地的破坏,格多草原的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敢于担当,一定要把格多草原上的这片‘癞疮疤’治好”。面对千疮百孔的草原,多布旦立誓要还高原本来的模样。

  从种草选籽到栽种育苗,从机器使用到器械维修,多布旦亲力亲为,犁开了自己的一片黑土滩搞起了“试验田”。2012年他为了筹措资金更是卖掉自家牲畜,在专家指导下,一口气种下上千亩经过良种选育的高原燕麦草,黑土滩终于吐露新芽,多布旦成功为牧民趟出了一条生态脱贫路。

  正值收获季的格多草原。人民网 吴兆飞摄

  多布旦播种下的不仅仅是草籽,更为牧民们种下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6年,他带领牧民建成格多村饲草种植基地,引导全村188户603人通过草场入股等形式率先在全乡开展人工种草实验,现已拥有草场面积达6000亩。

  从2014年至2019年,他和牧民在黑土滩上累计种草达到660多公顷。鼠兔少了,牧草多了,牛羊肥了,多布旦真正成为了“富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致富领路人。

  “资源”铺路:红色产业搭建“致富车间”

  85年前,红军和彝族群众在彝海结盟写下民族团结的佳话;85年后,冕宁县深挖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打造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红色产业。

  着红军服、走长征路、吃红军餐、演结盟剧。

  作为党性教育的一部分,亲身体验和感受红军生活已成为四川冕宁县开展党员教育的一大特色,“彝海结盟党性教育”品牌正在做大做强。

  依托县域红色资源,冕宁县多层次全方位突出党性教育,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现场体验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满足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新要求。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党性教育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产业兴村也成为每位彝海村民的共识。

  彝海之畔,彝海结盟纪念馆、彝海结盟纪念碑相继落地,更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接受红色教育,彝海结盟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村党支部书记马强瞅准时机,决心将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资源整合,转化为村民致富的“聚宝盆”,也为红军精神和民族团结的传承搭建平台。

  俯瞰彝家新寨全貌。人民网 赵祖乐摄

  “彝家新寨是村民搬迁后的新住所,也成为彝海村开展红色旅游的待客厅。”马强指着远处排列错落有致的红瓦新房告诉记者,“我们将红色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组建了‘彝之旅’合作社,主打红色旅游。现在,家家参与、户户争先,产业‘致富车间’热火朝天。”

  除了结盟新寨,1600平方米的结盟广场、4处旅游接待服务“彝家乐”、农民夜校、结盟新寨幼儿园、医务室等配套设施也已建设完毕,成为彝海结盟红色旅游的重要构成。

  当年,彝海的一汪碧波见证了昔年红军将领与彝族头人“歃血为盟”的传奇佳话。今天,它再一次见证了彝海人民弘扬长征精神,大力发展红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转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关注我省养老现状特别报道】老有所为的“银发族” 【关注我省养老现状特别报道】老有所为的“银发族”
  • 老有所学 老年生活充满阳光 老有所学 老年生活充满阳光
  • 多样化养老方式让“夕阳”更美丽 多样化养老方式让“夕阳”更美丽
  •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幸福美好新平凉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幸福美好新平凉
  • 【“醉”美深秋 】深秋,请到兰州这片红叶林里走走 【“醉”美深秋 】深秋,请到兰州这片红叶林里走走
  • 智行中国 |数字丝路行至兰州 新华三加速构建“数字金城” 智行中国 |数字丝路行至兰州 新华三加速构建“数字金城”
  • 【飞阅甘肃】丝路古堡石包城: 祁连望雪峰 佳话传千古 【飞阅甘肃】丝路古堡石包城: 祁连望雪峰 佳话传千古
  • 涉及30多个事项 环卫执法工作好“琐碎” 涉及30多个事项 环卫执法工作好“琐碎”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西和之歌(歌词)
2   搬迁铺就“脱贫路” 勤劳浇灌“致富花
3   沃野织锦绣 产业竞芳菲
4   昂首阔步奔小康 ——靖远县决战决胜脱
5   【关注我省养老现状特别报道】老有所为
6   老有所学 老年生活充满阳光
7   多样化养老方式让“夕阳”更美丽
8   “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是与时俱
9   【记者随笔】延伸产业链 药材变“药财
10   兰州美食专题片《经典留香》今晚亮相央
11   【图说】国家点名,没你不行
12   七里河交警开辟左转弯车道 中天健广场
13   9月兰州市抽检检验产品593批次 7批次
14   【兰山论语】引领节约餐饮新时尚
15   兰州92号汽油 降至每升5.40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