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凝聚青春梦想,书写中非友好新篇章——记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

20-11-04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凝聚青春梦想,书写中非友好新篇章

  ——记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

  十月二十八日,在江西景德镇中国瓷器博物馆,非洲青年代表在精美瓷器前驻足欣赏。  本报记者 敬 宜摄

  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之际,由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在北京、江西两地举行。本次活动以“凝聚青春梦想,共创中非关系新时代——中非青年共庆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为主题。参观学习后,40余名来自非洲各国的青年代表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行动促进非中人民更加紧密的情感交流,不断增进非中友谊与合作。

  “经历考验的非中友谊愈发坚固”

  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配套活动,中非青年大联欢自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已成为中非青年深化友谊、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动期间举行了多场分论坛,参与论坛的中非青年代表普遍认为,中非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携手抗疫生动诠释了中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非盟青年代表蒙亚目前在广西财经学院读大四。疫情防控期间,蒙亚决定在广西玉林火车站当一名志愿者,帮助维持旅客安检秩序,并协助工作人员对火车站公共区域进行消杀。蒙亚说:“大批医务人员主动投身抗疫一线,大家在各自岗位上不分昼夜坚守,我只是尽了自己微薄之力。”那段抗疫志愿者时光,成为蒙亚人生中一段宝贵经历。“我们肩并肩,不会倒下,向奋战在前线的英雄们致敬……”蒙亚与朋友共同创作了名为《乘风破浪》的歌曲,记录了中非人民面对挑战,和衷共济的互助友爱。

  选择在华坚守的还有摩洛哥女孩哈娜妮·塔米克。哈娜妮在武汉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疫情发生后,她捐出攒下的5000元人民币支持中国人民抗疫。中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让她印象深刻。她说,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有着强大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采取一系列举措成功遏制疫情,同时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经济社会秩序稳步恢复,“世界再次见证了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非洲发生疫情后,中国政府迅速行动,提供物资援助,通过派遣医疗专家组、开展远程交流等方式分享抗疫经验和做法。中国人民给予的声援和帮助很暖心,也增强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北京师范大学的阿尔及利亚籍留学生阿米娜认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疫情大考,经历考验的非中友谊愈发坚固。”

  中国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作出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在非洲国家面临公共卫生危机时,中国总是及时伸出援手。非中是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好兄弟。”乍得青年代表伊萨坚定地说。“‘幸福只有在分享时才是真实的’,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是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迈出的重要一步。”

  “期待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便车”

  在北京,参与活动的非洲青年代表受邀走进全国政协,与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交流,增进了对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了解。

  在江西,非洲青年代表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国工匠技艺之娴熟、制品之精巧让大家啧啧称奇。陶瓷不仅具有传统文化内涵,还能创造经济价值,这让马里青年穆萨深受启发。“我希望学习景德镇发展经验,挖掘马里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正是因为中国重视保护文化传承,陶瓷文化历经千年依旧魅力无限。”安哥拉青年代表米格尔感慨。

  在江西直升机科技馆、南昌VR(虚拟现实)产业基地,非洲青年们感受到江西多元化发展魅力。作为世界VR产业大会举办地,南昌又多了一张城市名片。虚拟购物、虚拟看房……青年代表们纷纷惊叹中国数字技术革新之快、应用之广。伊萨表示,希望将更多中国先进技术和产品带到非洲,“我们要抓住中国发展机遇,期待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便车”。

  10月是收获时节。刚走进永修县易家河新村,就瞧见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橘香沁人心脾。“真甜!”汁水饱满的蜜橘甜到了非洲青年代表心头。

  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打开了门路。据易家河村党委书记李智介绍,41户贫困户因种植柑橘脱贫,全村共1000户由此实现奔小康。体验过特色“采摘农业”,非洲青年代表对这种建立完整生产线,以采摘带动旅游、助力脱贫的经济发展模式深表赞同。“家家户户都加入柑橘种植,人人都能获得致富机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加蓬青年赛拉诺感慨道。

  “青年人应传承发扬非中传统友好”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年来,在中国与54个非方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贸、人文、科技等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这一机制是中非合作共赢的典范,”来自贝宁的留学生王子表示,年轻人应了解中非合作论坛成立的渊源和意义,积极参与非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为后疫情时代非中关系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交流对于增进非中青年友谊至关重要。”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外交官德恩·阿乐麦无认为,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交心、交友,中非青年大联欢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未来20年非中关系的希望在于青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喀麦隆籍留学生门杜,以一口流利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非中高度重视建设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双方青年发展创造宝贵的时代机遇。我们应紧紧把握机会,以自身力量推进双方增信释疑。”

  在赞比亚青年代表、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肯力看来,非中教育合作不断深入,为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更多可能。“中国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医疗设施为我们学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环境。学有所成后,我希望为祖国和非洲医疗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做非中友好的使者。”

  “顺境中,我们是互利共赢的好友;逆境中,我们亦是风雨同舟的挚友。”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的坦桑尼亚籍硕士留学生斯蒂凡认为,青年人应传承发扬非中传统友好,促进团结合作,让非中友谊历久弥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冬春游甘肃丨去大河家,寻找临津渡的前世今生 冬春游甘肃丨去大河家,寻找临津渡的前世今生
  • 兰州城关区举行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兰州城关区举行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 甘肃美食丨暖心暖胃 这四碗面片“揪”着乡情 甘肃美食丨暖心暖胃 这四碗面片“揪”着乡情
  • 兰州榆中县开展食品核酸检测“点滴不漏” 兰州榆中县开展食品核酸检测“点滴不漏”
  • 冬春游敦煌 不为远方,只为一念 冬春游敦煌 不为远方,只为一念
  • 【博之美物】文物里的中国颜色 【博之美物】文物里的中国颜色
  • “1+6+X”冬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营造全域旅游无淡季出游氛围 “1+6+X”冬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营造全域旅游无淡季出游氛围
  • 助推冬春游 甘肃文旅打出“惠民政策组合拳” 助推冬春游 甘肃文旅打出“惠民政策组合拳”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飞阅甘肃】丝路重镇锁阳城:名将摆空
2   阿克塞县人民法院:学习先进事迹 传承
3   清水:小香菇成就大产业
4   酒泉市税务局:“管家式”服务激发企业
5   崆峒区:火龙果变“脱贫果”
6   山丹固体废弃物处理场通过预验收
7   陇南市邮政快递企业备战“双十一” 预
8   陇南成县: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9   武都油橄榄通过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10   渭武高速公路预计今年底全线通车
11   消费扶贫月 陇南市扶贫产品销售额2.6亿
12   东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收官战
13   陇南市两当县杨店镇:同城零售 抢“摊
14   金川集团成功产出大宽幅纯镍带卷
15   新蓝图振奋人心 新征程催人奋进 ——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