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优质均衡,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20-10-19 10:44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宋芳科

  漫步在乡村城市,难掩心中的感动与震撼:一座座中小学校美丽嬗变、焕然一新,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怡养着师生们的身心,一批批边远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青海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特色办学、文化引领、均衡发展”的思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全省教育均衡快速发展,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实现了从“上学难”到“有学上”“上好学”的飞跃。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继续做大优质教育“蛋糕”、让更多孩子“上好学”成为青海省教育更高的发展目标。

    探索优质均衡路径

    促进教育公平

  为了有效解决西宁城区学校大班大校、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今年西宁市投入近6亿元实施文苑小学、文逸小学、文苑幼儿园3所新建学校建设以及五四小学扩建项目于今年春季开工建设。这是西宁市均衡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倾力办好民生工程、民生项目,让群众福祉不断增进的具体实践。

  教育高质量发展,公平是基准线,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公平的前提。3所新建学校的投入建设是青海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众多镜头中的一个。青海省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于一身,倾全省之力推进基础教育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以来,面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全面改薄”“能力提升”等系列项目,累计落实学校建设资金159亿元,支持3142个学校项目建设,建设校舍面积405万平方米,配备附属设施、教学仪器及信息化设备,学校成为城乡最亮丽的风景之一,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不再是难事。

  不仅做好学校的硬件文章,“生源”“师资”方面也力求均衡。“校际差距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之一,也是‘择校热’等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省教育厅负责人看来,学校布局优化解决的是“有学上”问题,而要缩小校际差距,还得依靠教育资源创新配置,让普通学校、薄弱学校“强”起来。

  青海省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意见系列文件吹响了探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的新号角。在出台的一揽子政策中,“集团化办学”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关键词尤其引人注目。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海拔近3000米的校园里,满是青春的面孔。“适龄新生不仅实现了零流失,而且先后有50多名学生选择从城里转学回来。”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中心学校校长胡水民骄傲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乡村学生不断涌入城里就读,“乡村空、城市挤”,让资源有限的西宁有点“喘不过气”。

  变化从何而来?2016年年底以来,西宁先后组建了12个跨城乡管理的教育集团,采用“四互四共”办学模式,以城区学校带动乡村学校发展。实现城乡学校同步发展,提高了农牧区教育质量。同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面达10%以上,5063名校长、教师奔赴农村教学一线。

  “家门口的学校就挺好,不必费尽心思往城里跑。”由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群众观念正悄然发生转变。

    提升师资整体素质

    保障教育质量

  2019年10月,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马艳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9”青海省义务教育统编三科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为期15天的研修,不仅促使了我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未来教学、生活的引导……”马艳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青海省坚定不移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名师系列工程,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送教下乡、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着力提升教师素质。

  针对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优秀教师缺乏、教科研工作薄弱的问题,着眼于发挥优秀人才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建立省级名师工作室为抓手,搭建全省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教研基地的建设,按照青海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2018年遴选了首批10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核心成员和面向六州的见习学员,2019年挂牌启动12个国家和省级名师工作室工作,2020年启动国家统编教材“三科”(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名师工作室筹建,省教育厅规划到2021年完成包括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民族语文等学科全学段的20个左右名师工作室的建设。

  2020年对首批建设的10个工作室一个工作周期的考核,培养出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4人,青年骨干教师79余人;名师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方法在全省49所学校得以推广,并使其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有明显的成效;至少形成了省级以上(含省级)教科研成果15项,学科教学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或学科分析报告16篇;形成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案例92余篇、发表教学论文67余篇;产生110余节高水平公开课和80余场学术讲座的影音资料。

  当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要从教师数量、质量和师德方面入手,又要从教师的身份、待遇、保障方面着力。为此,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出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强化教师培养补充、改革实施国培计划、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一连串的改革举措给乡村教师送上安心从教的定心丸。全省农牧区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初步缓解,乡村教师队伍逐步趋于稳定。

    打造教育特色品牌

    彰显内涵特色

  青海省各地把学校内涵发展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多举措打造教育品牌、教育精品,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西宁市城西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在全省率先建成区(县)级“数字化校园”,实现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全部升级更新。

  古城台小学,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融入了绿色环保、国学经典等内容的校园文化墙,“层层有主题,各个有特色”的楼道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让校园内的每面墙壁都说话,学生漫步学校,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行知小学,以学生快乐成长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浸润行知少年。通过“十字绣”、“头脑风暴”等小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了“行知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形成了“小先生观测员观测天气——小先生播报员播报天气——小先生公示员公示天气”的联动体系;每周三开展“传承国粹,做书法美少年”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兴趣。

  海晏县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诗经”以及课本中经典古诗文为内容,形成了一项读书系列特色教育活动。县寄宿制民族小学,组建“监督岗”“小交警”“小记者”“校园美容师”等学生组织;各班(队)以“规范+特色”打造班级形象,形成班级特色。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学校组建成立了“好习惯储蓄银行”,对储蓄卡每天一记录,每月一汇总,每学年“六一”进行表彰。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今年9月27日,青海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了国家验收,实现了所有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省义务教育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征程。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下大力气巩固和扩大基本均衡成果,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关于脱贫攻坚 书记省长这样强调 图解|关于脱贫攻坚 书记省长这样强调
  • 援建光伏扶贫电站 援建光伏扶贫电站
  • 临夏双城至达里加(甘青界)公路项目 临夏双城至达里加(甘青界)公路项目
  •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在兰收官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在兰收官
  • 小康路上西固风景美如画 小康路上西固风景美如画
  • 兰州市又新增一处联网驾驶人体检医院 兰州市又新增一处联网驾驶人体检医院
  • 兰州铁路局开出首趟进鄂旅游专列 兰州铁路局开出首趟进鄂旅游专列
  • 2020年底商超等场所将不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2020年底商超等场所将不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图解|关于脱贫攻坚 书记省长这样强调
2   创意海报丨这五年,甘肃奋进有“数”!
3   援建光伏扶贫电站
4   援建鹭岛幼儿园
5   携手奋进 同心战贫——厦门市翔安区对
6   临夏双城至达里加(甘青界)公路项目
7   临夏州全面加强项目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
8   广河县招商引资企业集中开业投产暨广河
9   临夏地质公园博物馆(主馆)及主碑设计
10   临夏州美术馆室内空间设计方案汇报会召
11   临夏州“协商在基层”工作推进会召开
12   兰州文理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实验室建
13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立体
14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暖气锅炉节能设备
15   榆中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工作网建设项目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