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之际

20-10-15 19:48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编辑:陈世赟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随着熟悉又动人的旋律响起,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引爆了新一轮的观影热潮。影迷小张在今年国庆假期第一天就走进了电影院,“五个故事让人又是笑又是感动。为这样优秀的主旋律电影点赞。”他激动地说。

  8天,39.52亿元。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国庆档依然交上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而去年国庆档,更是以超50亿元的票房成绩创下了中国影史同期票房新高。

  中国电影崛起,只是近年来文艺事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各领域文艺精品层出不穷、百花齐放,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看成绩:不忘初心,从“高原”迈向“高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扎根人民、踊跃创作,推出一批批优秀作品。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新时代徐徐展开。

  这6年,电影作品屡出“爆款”。《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以小人物故事折射出国家蓬勃发展的历程;《流浪地球》填补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空白,推动电影工业化水平的进步……这些佳作在不断刷新票房记录的同时,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不懈进取。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海报。

  大银幕佳作不断,小荧屏也精彩连连:在8月刚揭晓的“白玉兰”奖中,《安家》《长安十二时辰》等优秀剧集同台竞技;《雾山五行》《大禹治水》等动画获得各年龄层观众青睐;《希望的田野》《航拍中国》等纪录片引发观看热潮……各具特色的影视作品,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6年,文学作品“量”与“质”均创新高。目前,我国每年推出新书超过40万种、童书4万多种、网络文学作品700多万部,文化产品规模居世界前列;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正是因为不忘初心,扎根泥土,讲述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中国故事,中国文学迈出了勇攀“高峰”的重要一步。

  这6年,戏曲、话剧、舞剧等演出持续繁荣。“十三五”期间,国有文艺院团围绕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疫情等创排了4000余部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全国年演出场次从230万场增长至296万场。公益演出进乡村、访边区、走基层,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演员奚美娟曾获得金鸡奖、飞天奖等多个奖项,她表示,“内容为王,我们一切工作最终都落在作品上。我们更要用专业的精神和态度去塑造好每一个角色,拿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奉献给时代、奉献给人民。”

  从“高原”迈向“高峰”,文艺工作者凝心聚力,通过创作优秀的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丰厚滋养,为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有底气:为时代发声,与人民共情

  “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令人记忆犹新。

  近年来,现实主义创作蔚然成风,精益求精的力作不断涌现。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等献礼新中国华诞的作品问世,带着读者感悟70年沧桑巨变;梁晓声《人世间》、陈彦《主角》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浸透着对时代的关照和对人民的关切,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网络文学也逐步摆脱“炼丹修仙”“霸道总裁”的套路,注入更多现实主义能量,承担时代责任。

  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用画笔定格感动、用歌声鼓舞人心、用诗歌凝聚温暖,一大批抗疫题材文艺作品直抵人心,唱响了众志成城的最强音。

  “作家要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给人们带来力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表示,作家必须站在时代前沿,面向生活,“在疫情面前,医疗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基层工作人员辛勤付出,我们应该反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人性的美好。”

  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呼唤着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当下,文艺工作者们摒弃浮躁,扎根生活,创作出一大批接地气、有情怀、有温度的好作品。

  话剧《谷文昌》、豫剧《焦裕禄》反映了先进典型的光荣事迹;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奋斗者的故事,《小别离》《安家》聚焦都市生活的点点滴滴。

  电视剧《大江大河》海报。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全国上下一心的脱贫攻坚战中,文艺工作者同样没有缺席。

  电视剧《花繁叶茂》口碑和收视获得双丰收,连年轻网友也“在线催更”。该剧编剧、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曾十几次到花茂村采访,历时两年之久,对村民的生活很熟悉。“作家脚上沾满泥土,作品才有可能散发出泥土的芬芳。”

  《都说变了样》《幸福红》等扶贫组歌生动展现人们脱贫致富道路上的劳作与努力,《精准扶贫的故事》《厚土中国》等书籍激发群众奋斗致富的精气神……广大文艺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发挥“巧劲”与“柔功”,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深入人心。

  坚持不断“深扎”,文艺大树方能根深叶茂。“十三五”期间,约10万文艺工作者参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相关活动,受益群众超6亿人次。公益演出遍及老少边穷地区,主要观众是农村居民、社区居民、老红军、留守儿童等,社会效益有力彰显。

  火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悠扬的《渔光曲》响起,身着素雅旗袍的女子踏在板凳上,轻摇着蒲扇……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动人舞蹈诠释经典红色故事,成为席卷全国的“爆款”作品。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值得二刷、三刷!为革命者坚定信念的纯粹、向死而生的勇气而感动。”有观众如是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近年来,一批批优秀文艺作品从不同角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真情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生动注脚——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聚焦新中国70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电影《夺冠》诠释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中国女排精神,带领观众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以小见大,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展现伟大的抗疫精神。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7年初,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持续火爆,《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漫电影叫好又叫座,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些“出圈”的文艺作品,无论是用情景剧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还是用流行“语料库”重新诠释传统神话,创新都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创新,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还进一步助推了世界范围的中国文化热。

  《长安十二时辰》将非遗元素融入紧张的探案剧情之中,《琅琊榜》以精良的制作水准和主角的家国情怀,在海外平台落地,收获了大批“铁粉”。

  网络文学作为一支“奇兵”,同样承担着引领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任务。据《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用户数量已达到3193.5万,市场规模达4.6亿元。

  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表示,网络文学的故事性使它能够传播开来,故事是世界性的。把文化潜藏在故事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好办法。

  通过一个个优秀的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和文艺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一个奋进的中国。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售电量715.7亿千瓦时!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亮出前三季度“成绩单” 售电量715.7亿千瓦时!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亮出前三季度“成绩单”
  • 第四届甘肃省政府参事论坛开幕(图) 第四届甘肃省政府参事论坛开幕(图)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扶贫答卷”,请审阅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扶贫答卷”,请审阅
  • 这恐怕是直播史上最大的名场面——10.17“扶贫日”甘货霸屏,百场同步直播网络助农! 这恐怕是直播史上最大的名场面——10.17“扶贫日”甘货霸屏,百场同步直播网络助农!
  • 2020年甘肃省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在兰开班 2020年甘肃省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在兰开班
  •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灵台苹果就是好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灵台苹果就是好
  • 甘肃灵台乡村旅游采摘体验活动启动 甘肃灵台乡村旅游采摘体验活动启动
  • “嘎啦鸡”让赵李家洼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特色养殖挑起富民“大梁” “嘎啦鸡”让赵李家洼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特色养殖挑起富民“大梁”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快讯】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2   【快讯】林铎在东乡县调研村级党组织建
3   一图知晓|甘肃这个好做法,将向全国推
4   【回眸“十三五”】图解|甘肃农村危房
5   甘肃平凉:力争到2025年苹果产业产值达
6   助力消费扶贫,秦安网上直播带货第二季
7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高度评价甘肃
8   甘肃平凉:校市携手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
9   临泽:全力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
10   高台巷道镇:乡村处处展“新颜”
11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武都区一直在行动
12   康县两河镇:秋季茶园管理 确保茶产业
13   高台宣化镇:机械打捆田野净 文明秋收
14   西和:危房“变”菜园 能吃能看村民赞
15   肃南周晨阳:逆境成长的新时代好少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