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乘风破浪,中国海洋事业新纪录频现

20-09-29 15:44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常欢

  原标题:乘风破浪,中国海洋事业新纪录频现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9月28日,“雪龙2”号结束首次北极任务,顺利返回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5年来,从极地到大洋,从深海探测到天眼瞰视,一批包括“雪龙2”号在内的“海洋重器”投入应用,助力我国海洋事业乘风破浪。

  潜水器实现谱系化

  建设海洋强国,依赖于关键技术与装备能力的提升。

  “十三五”是落实建设海洋强国重大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深海潜水器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成平台,也是开展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

  2017年,科技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展潜水器谱系化工程。

  “此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深海勇士’号、‘蛟龙’号,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长、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说。

  与此同时,无人潜水器持续发力。2020年,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的“海斗一号”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跨入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时代。

  海洋调查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科考船是开展海洋调查的载体。

  5年来,“嘉庚”号、“深海一号”、“东方红3”号、“中山大学”号等一批大吨位科考船投入运行,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这些创纪录的船只,成为我国进军海洋的利器。

  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则实现了世界首次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极地考察正式迈入“航空时代”

  对极地科考来说,破冰船是不可或缺的承载工具。

  2019年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当年11月,“雪龙2”号与“雪龙”号首次实现“双龙探极”,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 

  “雪龙2”号开始南极长城站首次卸货。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从极地大国到极地强国,航空力量堪称科考的翅膀。

  2017年1月,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从南极中山站起飞,历经4个多小时,飞越1316公里的茫茫冰雪高原,成功抵达南极冰盖之巅。“雪鹰601”的加入,使我国南极考察空中调查和保障能力得到极大加强,我国极地考察正式迈入“航空时代”。

  昆仑站队队员供图

  经过“十三五”,我国建成了“两船六站一基地”的极地考察保障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我国第5座南极科考站——南极恩克斯堡岛的选址奠基,开启了我国南极事业的新征程。

  从直升机上俯瞰恩克斯堡岛上的中国罗斯海新站临时建筑。新华社记者 白国龙 摄

  2017年5月,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我国首次担任东道国。中国政府在此期间首次发布的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科研领域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从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实现了我国在南极科研领域的突破。

  海洋卫星数量呈现井喷式发展

  9月21日,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运行于倾斜轨道的大型遥感卫星,入轨后与海洋二号B星组网,将大幅提升我国海洋观测范围、观测效率和观测精度。

  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汪江波 摄

  目前我国有7颗在轨运行海洋卫星,6颗是“十三五”期间发射的。其中,2018年9月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开启了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的新时代。当年10月成功发射的海洋二号B星,实现了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由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转变,并成为全球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数量呈现井喷式发展,卫星观测能力、应用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林明森总结。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而海洋动力环境预警实现海况预报,将产生诸多可持续、可预期的收益。

  相关链接:

  星辰大海,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

  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民勤:心手相连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艳 甘肃民勤:心手相连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艳
  • 暖心服务 特别教育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的党课这样上 暖心服务 特别教育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的党课这样上
  • “迎中秋庆国庆”台胞台属书画摄影作品展在兰开展 “迎中秋庆国庆”台胞台属书画摄影作品展在兰开展
  • 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陇南 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陇南
  • 全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天水召开 全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天水召开
  • 这个假期 去兰州植物园赏菊 这个假期 去兰州植物园赏菊
  • “环西部火车游”驶入南宁开展旅游推介 “环西部火车游”驶入南宁开展旅游推介
  • 回眸“十三五”丨这5年,在幸福路上加速奔跑! 回眸“十三五”丨这5年,在幸福路上加速奔跑!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民勤:心手相连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
2   线上线下三级联动 代表委员助力一站式
3   2020临夏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开幕(
4   甘肃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院长会议 张海
5   暖心服务 特别教育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的
6   “迎中秋庆国庆”台胞台属书画摄影作品
7   【甘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兰州新区:驻
8   张掖市启动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
9   洮州会议纪念馆传承长征精神 红色种子
10   【专题】甘肃金控杯全省理论宣讲大赛
11   中国作协在布楞沟开展“美好生活基层行
12   临夏州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座谈会召开
13   国家医保局调研组调研临夏州定点扶贫脱
14   以新担当新作为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5   临夏州民政系统便民利民行动启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