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8天!
原标题:免费,8天!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今天(24日)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今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全国收费公路将继续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具体免费时段从10月1日00:00开始,10月8日24:00结束。
普通收费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孙文剑介绍,自今年5月6日全国高速公路恢复收费以来,国内疫情影响逐渐稳定,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至9月中旬,全国公路网交通量已略超去年同期水平。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共八天假期,也是今年疫情趋稳后的第一个长假,大家出行的意愿也比较高。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国庆假期公路出行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公众出行需求旺盛,假期高速公路网总流量将达到4.08亿辆次,全国公路网日均交通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3%。预计今年国庆假期全国公路出行以旅游、探亲为主,中短途与长途并重,小客车自驾出行比例相对较高。预计高速公路网日均总流量约5100万辆/日。
二是假期首日出程高峰突出,后期返程时间相对分散。预计假期前一天(9月30日)交通量将出现明显增幅,受晚高峰和提前出行的影响,15时至23时将出现持续性流量高峰,19时至21时出现拥堵,高速公路交通量预计超过4000万辆/日,整个国庆假期出程高峰为10月1日,其中10时—12时可能出现拥堵高峰,日交通量预计达到5400万辆/日。由于假期时间长,返程时间相对分散,预计6日前后为返程集中时段。
三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易发生拥堵缓行。各大中城市进出城高速公路路段、城市机场高速公路和通往热门景区公路局部路段车流量较大。上海、苏州、南京、深圳、杭州、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及周边进出城高速公路易发生拥堵缓行。
在此也提醒大家,自驾出行前要提前做好规划,特别是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不用扎堆等待免费、导致拥堵。
新闻多一点:
文旅部发布最新出游提醒
昨天(9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国庆中秋出游提示,提醒游客国庆中秋出游,风景处处美,安全时时记。
全文如下↓↓
国庆节、中秋节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游客国庆中秋出游,风景处处美,安全时时记。
一、做足行前准备,错峰预约出行
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谨慎前往交通、气候条件不利的旅游目的地,合理规划出游线路,错峰出行。提前了解和查询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开放、门票预约、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无预约、不出游”。自驾游出行前,仔细检查车况,并检查相关证件、保险是否齐全有效,遵守交通规则。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准备必要的常用药品,建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二、选择正规企业,科学理性出游
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宾馆饭店、游乐场所和有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参团旅游时,与旅行社签订正规合同并索取发票、行程单,明确约定旅游行程及自费项目等,保留购物小票。警惕通过微信、QQ群、论坛等渠道组织的旅游活动,防范以“免费旅游”“低价旅游”等为诱饵欺骗游客。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全国旅游服务监管”查询旅行社资质。旅途中,选择具有经营资质的餐馆用餐,不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要加强防范,拒绝乘坐黑车。
三、疫情防控为先,做好个人防护
出游期间密切关注各地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风险提示,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自觉接受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等防控措施。保持防控优先,避免侥幸心理,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保距离、勤通风,不扎堆、少聚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入园(馆)游览时,有序排队,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保持安全间距。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
四、提升防范意识,确保出游安全
乘坐旅游大巴时,系好安全带,不要将头、手、脚等伸出窗外,不携带违禁物品。自驾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控制车速,注意礼让。切勿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峡谷、湖泊、水库、无人岛等区域开展活动。打卡网红景点时,要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综合评估当时所处环境,不任性而为,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灾,不在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入住宾馆饭店时,了解火灾逃生线路,杜绝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等行为。谨慎参加漂流等涉水活动,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项目时,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活动,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相关新闻
- 2020-09-25重要调整!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将有大变化!
- 2020-09-25陈薇将军,又落泪了
- 2020-09-25张伯礼、施一公、李兰娟等齐点赞!新冠病毒“完整结构图”到底有多牛?
- 2020-09-25“基建狂魔”上新!国内最大最重高铁跨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