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观察丨美国中小学眼看也要开学了 但争论仍在继续
北美观察丨美国中小学眼看也要开学了 但争论仍在继续
△美国媒体纷纷报道武汉学校开学的情况
九月初的这几天,打开美国主要媒体的网站,中国武汉学校开学,140万学生重返校园的新闻和视频占据了重要位置。媒体几乎都报道了中国的学校如何保障学生在学校的健康安全。
反观美国,中小学的开学季通常在八月中,但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多数地方今年的开学季比以往推迟了至少两周。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混乱的新学期。在一些大学经历了重开再关闭后,中小学如何上课的问题,更成为政府、学校、家长和教师争论的焦点。
围绕开学 各方自有盘算
首先来看美国家长盼“兽”归笼的心情。美国很多州有儿童保护法律规定,一定年龄以下的孩子不可以没有大人陪护独自在家(通常为12周岁),同时,对各种少儿寄托机构有诸多要求,使得12周岁以下孩子,特别是免费公立教育开始前的孩子的看护成本高昂。这也是很多美国家庭里夫妻一方会在家全职看孩子的原因。因为一个月至少1000美元以上的孩子的看管成本对普通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是重负。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孩子不开学,通常意味着其中一方无法正常上班。同时,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父母通常无法远程办公,孩子是否能够返校对他们的工作尤为重要。孩子们不回到学校,家长们难以安心返回工作岗位。
△美国加州的一所学校加大课桌距离,以迎接即将返校的学生 图自当地媒体
教师一方却深有顾虑。美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并不高,学校资金主要由州和地方政府筹措,而美国的联邦教育预算长期低于1500亿美元,不到军事预算的四分之一,仅提供美国教育资金需求的8.5%。教师工资主要来源是地方税收,尤其是房地产税,所以经济发达、房产昂贵地区的教师工资会更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收入经常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有些教师甚至需要兼职才能获得足够的生活来源。但是教师工作也有好处,稳定,还有工会的支持。两大教师工会拥有超过400万成员。美国已发生多宗教师感染后去世的案例。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却要承担额外的健康风险,老师们当然不积极。所以教师工会反对重开校园,甚至提出罢工的对策。
再看部分医生团体鼓动开学的动机。医疗行业占美国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8%。新冠疫情直接冲击医疗行业。美国医院协会估计新冠疫情以来,医院每个月直接损失达500亿美元。如果解除疫情相关的各种禁令,对缓解医疗行业经济压力有直接影响。孩子们回到校园的话,意味着很多企业机构可以重新开始正常运转,对医疗行业也是利好消息。在这种形势下,有医生团体到国会以医学科学的名义推动学校重开就可以理解了。
政府在干什么?
随着美国政治的两极化,政治影响介入校园愈来愈多。2020年还是美国总统大选年。降低失业率、刺激经济增长是现任总统争取连任的基本条件。教育领域,或者说具体到2020年秋季如何开学,成为各方利益的博弈场所。联邦政府希望失业率尽快降下来,经济尽快好转,而让孩子们返回校园,就可以解放父母重返工作岗位,同时带动经济其他方面好转。亿万富翁出身的教育部长德沃斯(Devos)威胁公立学校如果不开放校园,将得不到联邦资助。
而美国疾控中心的建议是,长期关闭学校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也会严重下降。同时美国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到学校才能获得免费的早餐和午餐,不至于挨饿。另一方面,开展网课也有局限性,美国一些贫困家庭甚至没有上网的条件。即使在最富裕的郡县,学校也会号召大家为困难家庭孩子捐赠上网课所需的设备。
△美国弗吉尼亚州一所中学号召为困难学生捐助耳机等网课所用设备
以佛罗里达州为例,州长说,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交流的地方,而且学生们感染和传播的概率低。但是,州长没有说的是,科学研究并没有表明孩子们不会传染给他周围的人。没有严谨的保护措施就让孩子们回到教室,实际是将家人、邻居置于危险之中。
而且,对于开学来说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全民检测,联邦政府、各州和地方政府都没有作出可靠的承诺。虽然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为无症状人士提供免费的检测,但是离强制性的普及检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口罩为例,尽管很多州已颁布了必须佩戴口罩的行政命令,仍然有不少人以妨碍个人自由为理由拒绝执行。对于病毒检测这样的措施,阻力将会更大。
成年人还在计算返校的经济效应和政治利益,真正付出代价的却是美国的孩子们。5000万中小学生遗失的宝贵时光,也许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更为沉重的是,冬天即将来临,那时病毒更为活跃,现在的各种争论并没有得出如何在冬天来临之前遏制病毒的措施,让孩子们可以在明年春天返回校园。
(央视记者 曹峥)
相关新闻
- 2020-09-08国际时评 | 破坏中美人文交流注定成为历史罪人
- 2020-09-08此刻,多希望看到你们的身影
- 2020-09-08永远铭记!60秒回顾中国抗疫历程
- 2020-09-08【行走自贸区】河南开封:打造文旅型自贸片区 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