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本”!贵州变了………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何星辉 杨雪
贵州变了。
通县通乡通组的柏油路、水泥路四通八达,城乡群众脸上洋溢的笑,以及科技支撑下,一项项扶贫产业的兴旺,是记者在贵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也只有脱贫了,才能走向更美好的小康生活。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结合省情,用足“绣花功夫”,创造性地探索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全国前列,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兴产业,脱贫有了新靠山
3000亩连片的优质新品“亮剑黑茄”,铺满整个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观坝坝区。
“科技嫁接育苗、规模化经营和大数据支撑,成就了我们的万亩茄子产业示范园。”在阡陌纵横的茄子地边,泗渡镇党委副书记吴晓海说,这些茄子,从6月一直产到11月,今年亩产值预计可达3万元。
从前,坝子里种玉米等杂粮,产量低,卖不到钱,每亩年收益仅千元上下。当天下午,村民刘正梅、黎梅芬和姐妹们一口气采了870公斤茄子,装上冷链车就运往上海。“光靠流转的一亩地和工资,我家就有1.5万多元的纯收入,在家门口上班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刘正梅说。
一枚枚“亮剑黑茄”,带动了14个连片坝区3万多人齐走小康路,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20户、2556人。
而在350公里外的毕节市威宁县迤那镇,7000亩精品苹果已挂果。每亩191株的苹果园整齐划一,滴灌、物联网设施完备。纺锤形树冠下,通风好,光照足,数十位附近村民正在精心除草。
“在这里干一个月能挣2500元,年底还有土地流转费和分红可领。对我们来说,苹果就是致富果、小康果!”牛棚镇水源村村民李芬芬告诉记者,她家有7亩地参与流转。以往这样的荒坡地,土地贫瘠,靠天降雨,产出很低。
“我们手把手教农户,精细到每株苹果保留多少片叶子,才能光合作用好,光照充足,产品一致性好。”技术经理靳小刚说,今年商品苹果亩产可达50吨。未来两年,将发展到2万亩。
葡萄、核桃、樱桃、黄桃、烤烟、养殖……在威宁县迤那镇中海村,党支部领办的16个各类生产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2019年,人均收入达到10600元。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贵州省着力发展12大特色优势产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省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
修好路,扶贫攻坚财源通
除了种养殖业,旅游是贵州各族群众脱贫攻坚进程中参与最多的产业。
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的大瀑布,成了人人向往的新景点,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红军长征苟坝会议会址,带动了周围群众参与红色旅游产业,实现了增收;有着“花繁叶茂”隐喻的播州区花茂村,全民参与旅游业,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58人已全部脱贫;在赤水市丙安镇,借力旅游业和蓬勃兴起的电商东风,“无中生有”地搞出了石斛产业,60个贫困户实现脱贫。
然而,贯穿贵州实现产业之变的红线正是交通。
“正因为有了路,我们深山里的石斛、毛竹才运得出去,卖得起价;外面的客人才能进山来看美景、尝美食!”黎明村村支书王廷科告诉记者。
地处黔西的毕节市赫章县,曾以“山高坡陡路难行”出名。记者在前往赫章县水塘乡采访途中,交通便捷、畅达,在水塘乡新河村,村民姚文黔告诉记者,几年前,村里还是泥巴路,车子一碾轧,烂得不行。“2018年,每一个村民小组都修起了水泥路,路通到每家每户院门口,出行方便了,种的核桃、葡萄也好运出去。”在赫章,这样的“组组通”硬化路一修就修了2091.6公里,整个毕节市修通了1.46万公里。
近两年来,贵州省着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在实现县县通高速、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基础上,用两年多时间建成7.87万公里“组组通”硬化路,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挪穷窝,山里人过上好日子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记者碰到的第一个人是周尊元。他今年63岁,正在树下逗弄自己心爱的画眉鸟。“我2018年易地搬迁到这里,儿子、儿媳在做工,我负责照管孙子生活和上下学,日子过得安逸。”
像周尊元一样,毕节市有29001人告别了山里的石头屋、坡耕地,来到了毕节市这个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占地千余亩的安置点整洁漂亮,有148幢居民楼,俨然形成了一个现代化小镇。街道通过开办“扶贫车间”,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业,还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体系建设,街道也越来越融洽兴旺。
“我们原来住织金县龙场镇赤竹村,最大的问题是缺水,不但牲畜养不了、庄稼种不好,连人喝水都成问题。”正在编藤椅的王华德告诉记者。如今他已是编织师傅,自己挣钱还教别人编藤椅,儿子在砖厂,儿媳在制衣厂。“住的房子敞亮、设施完备,每个人都有事做,这就是小康生活!”王华德说。
在全国,贵州易地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近年来,他们成功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帮助200万群众搬出贫困大山,还实现了教育配套设施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全覆盖,城乡格局、生产力布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记者手记
脱贫中谋发展 生态里奔小康
杨雪 何星辉 赵汉斌
说起贵州,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黄果树瀑布、苗寨、酸汤鱼、茅台……长久以来,构成贵州印象的元素挺简单的,好山,好水,好风情。当然,除了这些“好”,还有那个回避不了的“不好”——穷。然而,这次采访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贵州。
驱车行走在山区的高速公路上,你会惊叹连接千沟万壑的各式桥梁,有的桥墩深不见底,半腰浮着云,非常壮观。拜贵州高山峡谷的特殊地形所赐,除了修桥没有别的办法,桥梁多达17000多座,几乎囊括世界上全部桥型,贵州也因此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如今,路修好了,高铁修通了,才带来这些天我们所看到的点点滴滴。
贵州交通飞速发展,让优势产业得以“引进来”,特色产品得以“走出去”。一进一出之间,扶贫,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在贵阳,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不忘服务精准扶贫,用大数据手段更好掌握贫困户信息;在毕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种植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脱贫致富的门路拓宽了;在遵义,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在风口上蓬勃发展的同时,景区周边的老百姓也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走进山区,走近农民之后,才更容易理解贵州的“贫”与“扶贫”。过去的穷,是因为闭塞落后、靠天吃饭,农民不懂适合种什么,不适合种什么,本就不富饶的土地则愈发贫瘠。现在,以“扶贫”为核心的一系列顶层设计,精准把脉地域特点,科学发展特色产业,让越来越多出走的年轻人回来创业,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农民聊天,听到最多的表达是:有事做,有收入,就是好生活。
贵州的发展,是生态的、可持续的,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无论是隐匿山林深处的赤水大瀑布,还是田园牧歌般安适的花茂村,都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坐拥一方青山,守好一汪绿水,收益也随之而来。当然,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生态发展理念。它从多维度指导贵州的产业布局,就连创造了高附加值的茅台酒糟,也被拿来生产复酿酒、有机肥和天然气,循环利用直至吃干榨尽。
说一千道一万,发展的落脚点是民生,此行最大的感触也在民生之变。我们看到,为破解贫困地区看病远、看病难,毕节探索了省、市、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共建“医联体”,通过“远程会诊”,就近就医也能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我们看到,农村小学生吃上了免费的午餐,国家补贴加地方补贴,给孩子们输入三菜一汤荤素搭配的营养。曾采访过农村小学的老记者尤为感触:十几年前,学生带两个土豆,就着一点酸菜,就是一顿午饭。
离开贵州之际,再看车窗外,景致更加立体了。
相关新闻
- 2020-07-22《贵州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出台
- 2020-07-22贵州上半年能源生产加速恢复增长
- 2020-07-22辽宁省代表团到贵州省交流对接扶贫协作工作
- 2020-07-21贵州:守住两条底线 培植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