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温暖人心,小康路上的“广东温度”

20-07-15 17:44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赵满同

  陈 龙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叶 青

  让广州花都区儒林村村民钟玉英没想到的是,现在看病只要一块钱,而且就在家门口。

  让深圳市体工大队大队长夏哲顺没想到的是,自己会把皮划艇队训练基地放到茅洲河,而以前经过这里都是捂着鼻子走。

  让广东品味丰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志敏没想到的是,自己一个普通的厨师,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钟玉英、夏哲顺、潘志敏的“没想到”,背后折射的是小康之路上的“广东温度”。

  一元钱看病 小病不再拖

  说起现在的看病政策,广州市花都区儒林村村民钟玉英直夸:太好了,只要一块钱,而且还在家门口。

  钟玉英对“一元钱看病”由衷地夸奖,是因为有着切身体会。儒林村卫生站之前存在着诸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无法满足村民健康需求。

  为解决好花都区45万农民健康问题,花都区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于2008年开始试点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村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只收一元钱挂号费,若需注射则另交一元钱注射费,药品及诊疗费全免,足不出村即可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

  据统计,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底,村民享受诊疗服务1126.2万人次,为农民直接减负18845.2万元。这一政策同时减少了村民外出就诊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

  该村卫生站医生邱华举例说,一位糖尿病患者,每月往返卫生站4次,月花费4元钱。如果他去外面治疗,同样的药物至少花200多元钱。

  “‘一元钱看病’改变了村民的就医习惯,村民小病不拖,及时就诊,降低了大病发生几率。”花都区卫健局局长曹扬说。

  如今,花都区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高,2017年为23.0%,2018年为27.2%,2019年为28.6%。

  过去“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无奈,已经成了回忆。如今,走向小康之路上,他们感受到的是阵阵温暖。

  “治好”茅洲河 来了运动员

  今年72岁的黄耀棠,从小就在深圳茅洲河周边生活,小时候河水很清澈,他经常在河里游泳。然而有一段时间,茅洲河被严重污染,让他既心痛又无奈,只能远远走开。

  茅洲河是深圳市流域面积最大、流域人口最多、干流长度最长的河流。整治前,茅洲河干支流污染严重,水质均为劣Ⅴ类,“比墨水还黑、比石油还稠”。

  近年来,深圳全市重点推进以茅洲河等为代表的重污染河流治理。宝安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投入400多亿元,新建污水管网4000多公里,还清了过去40年的环保欠账,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三升一降”。

  深圳皮划艇队成立于1994年,曾拿过全运会皮划艇冠军。由于深圳缺乏训练水域,这支队伍一直在外地训练。去年得知茅洲河治理成功,皮划艇队决定把训练场地和家安在这里。

  “皮划艇队在河上能划船了,茅洲河有了灵魂,茅洲河的水也灵动了。运动队在这样好的条件下训练,我相信成绩一定会更好。”深圳市体工大队大队长夏哲顺动情地说。

  2018年,湖北襄阳的沈泽睿经过选拔考试进入深圳皮划艇队,成为一名皮划艇队员。在茅洲河上训练后,他说:“水面很干净,划起来感觉非常好,有种回家的感觉,很温暖。”

  皮划艇运动员的到来,也让黄耀棠感觉舒心了。看着这些年轻的队员在河里划船,黄耀棠想起了小时候的温暖场景。

  勺子手中拿 小康全靠它

  在新丰县,厨师潘志敏是一个名人,他经营的烧鹅皇山庄也是一家名店。

  37岁的潘志敏从16岁起便离开新丰外出务工。他心中一直有个“农业梦”,希望借助家乡的好山好水,制作出优质粤菜菜品。2016年,潘志敏在新丰创办了每日鲜配送有限公司。

  2018年,广东“粤菜师傅”工程启动。作为有着多年经验的广式烧腊师傅,潘志敏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公司特色烧鹅品牌影响力,通过品牌连锁店,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

  2015年,梁双华儿子突发重病,四处求医,家庭陷入贫困。梁双华说,一筹莫展之际,他来到了潘志敏的餐饮店工作,成为一名厨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潘志敏直接带动新丰县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1366户,助农扶农2500多户,成了该县有名的“一村一品”带头人。

  “我生长在新丰这片土地上,帮助这片土地上的乡邻走出贫困,是我对她最好的回报。”潘志敏温情地说。

  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将“粤菜师傅”工程摆到重要位置。如今,广东编制培训教材及配套大纲9本,收录近600个传统粤菜菜品和近400个风味粤点品种进行培训教学。全省共组织1.1万名贫困人员参加“粤菜师傅”培训,实现就业脱贫。

  每天上午九点半,厨师谭乐消就来到了位于韶关新丰县的惠明客家王酒家。他现在是酒店的大厨,同时还带了10多个徒弟。

  “很多徒弟通过学习做菜,家里脱贫了,一般的月收入有五六千,高的月收入过万,有的还自己开了店。”谭乐消高兴地说。

  小康路上,谭乐消还有自己的规划。他说,“粤菜师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计划两年左右,能够自己开一家店。

  相关链接:

  科技助力,迈向小康的“广东速度”

  “老长沙”的小康新传奇

  跟党走,“半条被子”主人后代奔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穷山窝窝,也能留住“金凤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一图看懂甘肃脱贫攻坚重点政策,有疑问的请看这里! 一图看懂甘肃脱贫攻坚重点政策,有疑问的请看这里!
  • 西北民族大学与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西北民族大学与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 兰州理工大学敦煌设计形态学研究院揭牌(图) 兰州理工大学敦煌设计形态学研究院揭牌(图)
  • 文县中庙镇大盘峪村第一书记:王志恒 文县中庙镇大盘峪村第一书记:王志恒
  • 你笑起来真好看|兰大学子看脱贫:幸福洋溢在脸上(组图) 你笑起来真好看|兰大学子看脱贫:幸福洋溢在脸上(组图)
  • 甘肃森林消防:防洪演练备战汛期 甘肃森林消防:防洪演练备战汛期
  •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红色古镇哈达铺:中药材成为富民产业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红色古镇哈达铺:中药材成为富民产业
  • 甘肃省体育局与兰州文理学院签署“省队校办”羽毛球球队合作协议 甘肃省体育局与兰州文理学院签署“省队校办”羽毛球球队合作协议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一图看懂甘肃脱贫攻坚重点政策,有疑问
2   西北民族大学与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签订
3   兰州城市学院教师王忠禄散文集《沙棘林
4   兰州理工大学敦煌设计形态学研究院揭牌
5   12分钟6.5万单,民勤蜜瓜线上销售火爆
6   康县碾坝镇:采摘园里瓜果飘香
7   临泽板桥镇:扶贫车间在村头 打工有了
8   瓜州:修桥铺路筑惠民“坦途”
9   肃南:重点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10   西和张楠:退伍军人本色不改 扶贫一线
11   会宁:五措并举助推乡村道路绿化出成效
12   临泽蓼泉镇:产业兴旺富农家 携手同奔
13   崇信:夜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味”
14   宕昌哈竜沟村:食用菌产业再添“新贵”
15   山丹:“引凤筑巢”种植中药材促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