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帮助四川凉山妇女过上自立富足生活
6月17日拍摄的沈晓英和她的彝族服饰作品。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新华社成都7月11日电(记者王迪)30多年前,沈晓英抛下和舅舅家订的“娃娃亲”,一个人从中国西南山区的村庄来到150公里外的城市,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不再被束缚于贫穷和封闭的家乡。
刺绣让她的愿望成真。如今,49岁的沈晓英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开了一个占据三层楼的彝族服饰商铺,年收入近300万元。她设计的一套女装最高可以卖到2万元。
据凉山州妇女联合会统计,凉山全州的绣娘人数超过3万人,一个普通水平的绣娘每月可获得2000元的报酬。
“她们能在家里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如果能挣到钱,她们就能在家里有更大的发言权。”凉山州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朱雪蕾说。
在传统的彝族家庭,刺绣是女孩必会的技能。小时候,母亲曾给沈晓英(彝族名为沈比阿英莫)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大户人家的彝族小姐因为绣得不好,一直未能获得意中人上门提亲。她后来找沈晓英的母亲帮她做手工活,作为回报给了很多食物,多得足以养活一家人。
6月17日拍摄的沈晓英彝族服饰作品。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一套传统彝族女装通常包括一条长长的百褶裙,一件有装饰图案的长袖上衣,包裹长发的精致头饰以及大量的银饰。
在20世纪90年代民族服装店普及以前,每一个彝族女性都需要亲手为自己和家庭成员缝制衣服。从儿童、未成年的少女、生了孩子的少妇再到老妇人,服装的颜色和样式随着进入每一个人生重要阶段而发生明显的变化。通常,年轻人的服装颜色活泼鲜亮,而年长者服装的颜色以黑色和素色为主。
沈晓英喜欢针线活。至今,她还收藏着8岁时给弟弟缝的布鞋和肚兜。那时候,她在自己的衣服和裤子上绣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令邻居和同学羡慕,有人把她叫作“花仙子”。
她绣过飞鸟、鲜花、树木、星星、羊角、牛眼……乡村生活为她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
但原本无忧无虑的童年被一场意外打断。读一年级的时候,沈晓英被一匹马踢中了腰,一度瘫痪在床,每天只有靠穿针引线打发时间。当她能够下床行走、重返校园的时候,一些学生因为她的年龄偏大而嘲笑她,“这么高个子还在一年级的教室读书”。自尊心极强的她不堪忍受,辍学回家。
等待沈晓英的是父母和舅舅家订下的一桩婚事。在凉山农村地区曾经有这样的风俗,在孩子幼年就指定结婚的对象,如果一方毁约则需要赔偿很多钱。在当时,小学毕业就结婚的彝族女孩并不少见。
沈晓英不顾家人反对,决定毁约。“妈妈经常哭,说我应该留下,照顾我舅舅。我跟她说,如果留在这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我身体能受得了吗?如果到了城里,至少还可以找一份别的工作。”她说。
6月17日拍摄的沈晓英和她的彝族服饰作品。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但学历低成为沈晓英找工作的瓶颈。16岁,她来到西昌市打工时,做的都是餐馆洗碗、旅馆里打扫卫生之类的低薪工作。
与一对外国夫妇的街头偶遇,改变了沈晓英的人生轨迹。当时,她一身的传统服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他们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当知道是沈晓英亲手缝制的时候,他们提出到她的住处看其他的衣服,结果买下了11套。
“我兴奋得一个星期睡不着觉。”沈晓英说。对于当时一个月只有60块钱的她来说,37000元人民币是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她意识到,就像当年的母亲一样,她也可以靠针线活养活一家人。
于是,沈晓英在西昌街头开设了自己的店铺。“面料是棉麻为主,穿起来很舒服。设计也很大方,用的是很简洁的线条。”沈晓英的顾客严琳这样评价她的作品。
如今,沈晓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有人穿着她设计的衣服步入人民大会堂的会场,有明星找她定制在电影节上亮相穿的礼服。还有当地的汉族女性穿着沈晓英的作品拍生活写真,在社交媒体上引来一片点赞。
相关新闻
- 2020-07-12脱贫攻坚以后,乡村振兴如何接续?
- 2020-07-10用对“才”,生好“财”——内蒙古赤峰市一线聚才助力脱贫攻坚
- 2020-07-10福海县:干河子三村巧念“脱贫致富经”
- 2020-07-10牛,真牛!宁夏泾源95%靠“安格斯”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