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国情怀 积蓄前行力量
原标题:传承家国情怀 积蓄前行力量
岁临仲夏,又到端午。品类繁多的甜粽与咸粽总有一款合你口味。不过,除了“舌尖上的味道”,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味道也总能引发共鸣。
按照闻一多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的考证,端午节原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赛龙舟也好、把粽子投到水中也罢,都是古人在吁求生命的保障。在这之后的几千年里,消灾避疫、纳吉祈福一直都是这个节日的主题。六朝时期楚国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被装入时代意义的古老节日文化内涵自此获得新的诠释和丰富。
屈原,早已成为端午节的一个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吟诵他的词句,传唱他的故事。人们感动于他的家国情怀,震撼于他的执着刚毅,景仰于他的高洁品格。不同历史时段的人们都将对民族的情感和对家国的忧思寄托其上,一个个历史人物擎起并呵护那同样的精神光火。在这一天,人们重思“家国情怀”这四个字的分量,也在此过程中完成情感上的再一次回归和精神上的再一次凝聚。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屈原的诗句,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国企改革要“有那么一股劲儿”,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寄望科研人员要有创新豪情,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强调探索精神。
这个节日是厚重的,也是昂扬的。舟,是端午节中极具标志性的一个意象。在民间流传有“宁荒十年田,不输一年船”的说法,龙舟竞发也多被看作是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象征。对端午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国号”这艘巨轮在未来进行中的重要补给。
在“中国号”这艘巨轮的时间表上,2020年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为巨轮的航行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对此行的目标方位确定无疑,对如期抵达的信心坚定不移。信心何来?信心就在那坚实的足迹里——不到半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关山万里见担当;信心就在那掷地有声的承诺中——“更好生活还在后头”“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信心就在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神背后——无论是面对看得见的发展之困还是看不见的未知病毒,都没有丝毫的闪躲,迎难而上、永不言败。
端午,绵延的记忆,永恒的家国。每个人都应把自己摆进这场历史的书写中,传承家国情怀,积蓄前行的力量,合力驱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 2020-06-25多彩端午展现文化魅力
- 2020-06-25品悟端午文化内涵(今日谈)
- 2020-06-25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 2020-06-25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