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紧急发布2020年第3号令
6月2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第3号预警》: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令人震惊,令人痛惜,给各地各校再次敲响了警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务必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一是宣传教育要落细。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溺水危害,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要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提醒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更不要到无人看护水域玩耍;遇到他人溺水要沉着应对,以最快速度寻求大人帮助,不要贸然盲目施救,造成更大悲剧。
二是家长监护要落实。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及时向家长进行防溺水风险提示,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离校期间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是风险防控要落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水域隐患治理。特别是南方河网密集地区,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溺水正确的急救方法
每年夏天,总是会有不幸溺水的消息,实在令人心痛,溺水正确的急救办法赶紧学起来吧。
为了提高溺水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减少救治成功后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中国发布了首个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这个共识强调:立即有效的人工通气(口对口吹气),以此来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
因为溺水是由于通气障碍导致的心跳停止。
如何进行人工通气:先开放气道,再进行人工呼吸
记住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的顺序:
“A”:打开气道
使伤病员平躺在硬板或地面上,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假牙等。用压额提颌法打开气道,如下图:
这个意思就是,把气管拉直。因为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气管会在喉结部位折曲,这样吹气是吹不进肺里的(参考气道闭合图)。
而压额提颌后,这根管子就打开了(参考气道开放图)
特别说明:一定将患者置于水平的仰卧位,如果放置的地面是斜坡位,头部高于足部,会降低脑血流灌注(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反之,头部低于足部,则会导致加重脑水肿,加速死亡。
“B”:人工呼吸
捏紧鼻孔,用口唇包住患者口唇,平稳向内吹气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秒。
每次吹气时要看到患者胸部有膨起(鼓起),每次吹气后,口唇离开,松开手指。
如果不鼓起怎么办?
说明你的嘴巴没有包得紧,或者气道没打开,气没有进去;
“C”:胸肺按压
一手掌根放在胸骨与乳头连线中点,手臂伸直,双手交叉,手指互扣,用掌根按压,按压的幅度:
成人:5-6厘米,
儿童:3-4厘米
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急救的时候要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保持连续性。
注意:
单人抢救:每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后,再胸部按压30次(2:30)。
双人抢救:一个人负责心脏胸外按压(就是上图按压方式),另一个人负责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检测颈动脉搏动。
两者的操作频率为2:15(也就是说人工呼吸2次,胸部按压15次)。
注意:不能只单纯的实施胸外按压,而不口对口吹气,必须两者配合才能到达复苏目的。
最后还要强调:我们在进行现场施救的同时,其他人要立即拔打120电话,切记!
来源:综合教育部官网、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相关新闻
- 2018-01-22溺亡博士师门互称难兄难弟:知识精英受侵害为何自甘沉默
- 2017-08-28九江修水:大学生两次下河救人 同学安全脱险自己不幸溺亡
- 2017-08-09江西进贤8名青少年游泳7人溺亡 死者中2人为在校生
- 2017-08-01安徽四名女孩水库捡贝壳时溺亡 年龄均在12岁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