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外贸企业打开海外新市场 探路 方得出路(经济新方位·中小企业闯关记⑤)
原标题:一家外贸企业打开海外新市场 探路 方得出路(经济新方位·中小企业闯关记⑤)
记者 李 刚
“没想到,电动滑板车订单就这样断崖式跌下来,我们一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春节前,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申雪颖的全部计划。在广东惠州市潼湖科技小镇,她是畅行未来智能科技公司的总经理。
今年前4月,外贸大省广东的进出口额为19202.2亿元,同比下降9.8%;出口额为11170.5亿元,同比下降11.8%。过去,申雪颖对这些抽象的数字没有直观感受。直到订单一张也没落实,她才真真切切感到紧张。
全盘计划被打乱怎么办
订单取消、库存积压、资金流动不畅
这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短途代步电动车的外贸企业,去年销售额中八成以上来自电动滑板车,远销海外。他们与欧洲、中东地区专门从事共享滑板车业务的公司建立合作,出口业务顺风顺水。
去年夏天的迪拜之行,申雪颖记忆犹新。应客户邀请调查市场,她发现,成群结队的孩子踏着滑板车在街区玩耍,很多都是自家产品。正是这次出行促使与合作伙伴达成长期意向,计划今年共享滑板车供货从上年的2万台提到4万台。
这是公司的契机,也是电动滑板车市场的契机。回来后,公司上下全身心投入业务扩展,劲头十足。
2月初申雪颖和一些骨干员工就赶回公司复工,2月底所有员工返岗。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四处组织员工,协作厂家加班加点,目的就是保产能、保订单。这样,才能保住与海外伙伴的长期合作。
受疫情影响,国外合作伙伴改变市场计划,暂停了数月订单。
怎么办?工资要开、租金要交、税费要缴、员工社保……不仅如此,公司的流动资金多数押到了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一批走海外电商的产品运到北美海外仓,非但出不了货,还要支付每月1.5万美元的仓库费用。
原本很难得的发展前景,一下子成了“海市蜃楼”。申雪颖心里袭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转内销还是紧盯老客户
抓住宅经济,“云成交”探索陌生领域
由于不少订单取消,销售人员失了业务提成,设计人员没了设计费,基本只拿到底薪。“让我感动的是,员工自始至终都与公司站在一起。我们没有理由不走出困境。”申雪颖说,大家没有怨言、共同承担,自己从他们身上找到了信心。
艰难时刻,潼湖科技小镇给她带来了一束阳光。管委会通知,考虑疫情影响,免除小镇30多家企业2月租金和管理费。同时,摸底调研企业的资金需求,协助有资金困难的企业申请低息贷款。当地社保部门也退还已经缴纳的2月部分城镇职工社保费,银行表示部分贷款可以展期……其间,小镇负责人还找上门沟通,多家出口企业面临相同问题。既然外销订单困难重重,可否携手试试转入内销市场?目前,这里还聚集了一批电商企业以及物流等相关产业链企业,都是可以倚重的力量。
外销转内销,当然是一个选择。但畅行未来做惯了外销,对国内市场的回款流程、通路费用、进场费用、终端促销等问题不太熟悉。而且,短时间打入国内市场,见效很难,毕竟各个区域市场都有强劲的对手。
申雪颖不甘心,一次次与海外代理商沟通。尤其是北美保税仓积压的数千台电动滑板车一直是她的心病,但协商效果都不理想。经销商说,消费者现在大多宅在家里,谁还会在网上购买户外用的电动滑板车?
听到这里,申雪颖心里忽然一动,问道:“他们宅在家里做什么呢?”经销商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立刻对她说:“你能生产运动手环吗?有多少要多少。”
“你要多少我有多少。”申雪颖坚定地说,公司面临市场波动不是第一回了,有信心探出一条路。10分钟工夫,包括4万个运动手环、500套蹦床、8000台按摩仪的订单隔着太平洋“云成交”。这,是公司的开年第一单。
小试牛刀以后怎么干
背靠珠三角,发挥上下游协作突出优势
听说拿回了订单,员工们一片欢呼。但得知订单与短途代步电动车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一个个都蒙了。这些产品以前没接触过,怎么设计、怎么打样、怎么开模、怎样找零部件、怎么生产……问题接踵而来。
申雪颖却胸有成竹,并在自己的“企业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需要运动手环、蹦床、按摩仪的设计、生产及零部件配套协作。一个下午,她的微信和电话不断,来自深圳、东莞、佛山和惠州本地的企业串成一条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立即开始分工协作,投入生产,并陆续交货、报关,发往北美。整个过程都是“云协作”,申雪颖甚至都没离开办公室。
“敢接这个单,是对工厂集聚的珠三角地区有100%信心。”申雪颖说,这里工业体系和配套体系完备,别说是简单的运动手环,就是更复杂的产品,也能短时间组织上下游生产。
第一批货发出去后,经销商立即追加订单。临时组织的上下游产业链高效运转,一切都热火朝天。第二批、第三批……便携式健身器材源源不断发往北美,欧洲的经销商也闻讯而动,生产规模再次扩大。
现在,便携式健身器材的出口货值已经弥补了电动滑板车的缺口。公司收获了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开始组织员工自主设计。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动滑板车市场也有回暖趋势,订单开始回来了。
经历了这次逆境中的选择,在申雪颖看来,“经营企业任何时候都是‘危’与‘机’并存,如何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是永恒的课题。”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