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宁夏的故事
新华网 程瑶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8日赴宁夏考察调研。从昔日的苦瘠之地到今天的塞上江南,宁夏的发展是习近平始终的牵挂。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带您回顾习近平与宁夏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8日赴宁夏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先后来到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黄河吴忠市城区段、金星镇金花园社区,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等情况。这是2020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首次地方考察。
从公开报道中,习近平与宁夏的故事要追溯到1997年。那一年4月,作为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宁夏。此后,他一直关注、牵挂着这片土地,2008年和2016年,他又两次来宁夏考察调研。
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习近平对宁夏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你常洗澡吗?”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看望父老乡亲,实地考察精准扶贫情况。
在考察中,除了察看屋内陈设外,习近平尤其留意村民家的淋浴设施。听说安了太阳能热水器,习近平说“挺好”,关心地问家里的小男孩:“你常洗澡吗?”
习近平为何对洗澡这件事这么挂心?这个问题其实有来由。1997年第一次来宁夏,习近平就为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状况所震撼。回忆当时的情况,习近平说,老百姓用水很困难,也洗不上澡。
洗澡问题本质上就是用水问题。对于曾经非常干旱的西海固来说,解决用水问题不仅是解决基本的民生需求,也事关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
1997年,习近平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一个重点就是水。他抓井窖工程,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鼓励小圆井抽水灌溉,解决产业用水问题……
水不仅种活了庄稼,也浇灌着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今的西海固,正如总书记期望的那样,逐渐由“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杨岭村位于曾经“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腹地,山大沟深、产业滞后等因素制约着当地群众脱贫的步伐。
这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村子的水、电、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对贫困户实施人均发展一亩粮、一亩菜、一头牛的帮扶措施,使贫困户收入越来越有保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2016年在宁夏考察时,习近平强调。一句“根本出路”,凸显了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走好这条“根本出路”,习近平在1997年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时就已经开了个好头。当时,他着力发展洋芋马铃薯生产,加工成饲料卖给东部一些地方用来饲养鳗鱼。这一项当时就带动人均增收一二百元。
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如今,有产业联合党支部一头对接农户,一头对接企业,也有企业为农户做好技术保障、打开市场销路,发展产业已经成为西海固的脱贫“利器”。
“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动工。“闽宁”,是习近平为永宁县的生态移民点取的名字,也是“闽宁协作”开花结果的一个见证。
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直接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抓井窖工程、发展产业就是当时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抓的重点。另外一个大动作,是实施了“移民吊庄”工程,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众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起了闽宁村。
正如总书记所说,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自闽宁村正式奠基至今二十多年,当初荒芜的戈壁变成了接纳6万多生态移民的闽宁镇,水电路衣食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闽宁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3500元以上。
闽宁镇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范例。2016年在宁夏考察时习近平称赞道,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闽宁协作”在戈壁滩上结出的丰硕成果就是对此的有力证明。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2016年7月,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的话坚定有力。
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在会上,习近平提出了4点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结对,深化帮扶;明确重点,精准聚焦;加强考核,确保成效。
“山”“海”携手,至今已著成无数脱贫华章。已经取得的成果固然可贵,但携手脱贫更需久久为功、“长期坚持”。
今年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阐明了接下来的帮扶政策。跨越山海、携手脱贫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第一次踏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神华宁煤年产25万吨甲醇项目。彼时的工厂还很小,但蕴藏的活力已蓬勃可见。
8年后,习近平再次来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详细了解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站在热火朝天的工厂,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我的心情也很激动,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大厦在一砖一瓦地建起来。在场的工人兄弟姐妹们,我对你们充满了敬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就是靠着我们工人阶级的拼搏精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我们才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句话朴实而又充满力量。具体到宁夏,要怎么干?习近平给出了答案:“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路,更是光明大道。2016年12月,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一个巨大成果。习近平在对此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再次强调,“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两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宁夏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心愿单”。其中之一,就是“构筑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对宁夏生态保护一直很关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腾格里沙漠遭企业污染一事作出批示;2016年7月来宁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直到彻底解决问题”……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土地、水、湿地……对于宁夏生态保护的每个方面,习近平都有思考、有部署。他强调,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要强化源头保护,下功夫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宁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步伐愈走愈坚实。6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布2019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公报显示,2019年,宁夏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
以“生态立区”为战略的宁夏,正在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相关新闻
- 2020-06-09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回望母亲河
- 2020-06-08联播+ | 向海图强 一起感悟习近平的“蓝色信念”
- 2020-06-08习近平宁夏行丨天下黄河富宁夏
- 2020-06-08习近平宁夏行丨走进宁夏吴忠金花园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