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农事忙:为何习俗流行吃青梅?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5日电(记者 上官云)“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在二十四节气中,芒种时的农事活动特别繁忙: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南到北逐渐拉开了麦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时候。
芒种的娱乐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嫁树”等有趣的习俗。为了适应愈加炎热的天气,人们也会及时调整生活习惯,饮食则会逐渐偏向清淡。
资料图:农历芒种节气将至,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石桥村上千亩梯田水满田畴,农民忙着耕田、栽插一季晚稻,田间一派繁忙景象。胡敦煌 摄
“芒种忙,忙着种”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起源很早,春秋时代首先确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后不断完善。有专家表示,汉代《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也是夏季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此时,北斗星斗柄指向巳位,太阳到达黄经75°。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很适宜播种和移栽。农业生产上,人们往往会抓紧时间,抢种作物,及时移栽水稻。
《农历书》中提到:“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说,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
“芒种忙,忙着种。”因此,民间又把这个节气称为“忙种”,表示农事活动繁忙。
谚语称“麦黄农忙,秀女出房”,此时连女子都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在河北某些地方,芒种这天则有“嫁树”的习俗: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饮食偏清淡 流行吃青梅或青杏
芒种来临,天气愈发炎热。在古人的观念中,认为“阳极阴生”,这个时候要及时调整劳作、生活习惯,趋利避害。在饮食方面,人们往往会吃得偏清淡一些。
资料图:中国乌梅之乡—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在百节镇乌梅山广场举行首届乌梅旅游文化节。现场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图为煮酒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这时候,吃青梅或者青杏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的功效。
只不过,青梅需要煮熟加工后才更适合食用。煮梅的方法有很多,比较简单的是用糖和梅子一起煮,十分爽口。
一些花也可以做成食物,如槐花等等。人们意识到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会有意识地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等食材,芒种到来有提醒人们注意清补的意思。
习俗:为花神饯行 “嫁树”寓意多结果实
芒种期间,人们都在忙着抢收庄稼。民俗专家王娟表示,此时与节气相关的娱乐活动比较少。但民间还是形成了一些比较有趣的习俗。
资料图: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侗寨,民众在田间劳作。芒种节气将至,贵州省从江县民众抢抓农时,耕田、栽插秧苗。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送花神”即是其中之一。《红楼梦》提到过:“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钱行。”
旧日闺阁中,为花神饯行的风俗十分流行,有的是把丝绸带系在花枝上,有的是把掉落的花瓣粘在树上,表示对“花神”的感激之情,期盼再次相会。
据说,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时节,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江南人在梅雨时备办水缸、瓮罐,收蓄雨水,称为“梅水”。据说这种水味道甘甜可口,爱好饮茶者十分喜欢。(完)
相关新闻
- 2020-06-05今日芒种:努力耕耘当下 静待五谷丰登
- 2020-06-05今日芒种 | 忙种忙收忙农事,正是 “三夏”大忙时
- 2019-06-07【地评线】芒种时节,向新时代奋斗者的每一滴汗水致敬
- 2019-06-06今日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