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看两会】兜牢民生底线,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郑士鹏
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民生建设的永恒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在精准对应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查找“短板”、推进改革,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然而,民生建设是永远没有终点的,其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劲头,有踏实解决问题的恒心,才能兜牢民生底线,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生建设的动力之源。民生连接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民生建设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的质朴解读和殷切期盼,更承载着党始终不变的初衷与历史使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中央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趋多元化,无论是在物质文化生活,亦或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群众的更高要求成为了继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推动形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目标与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之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为开展民生建设提供了源动力。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民生建设工作的重点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具体需求上,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上,才能充分诠释民生建设的人民价值取向,才能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在查找“短板”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必须要系统总结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补齐民生建设的“短板”。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在机遇与挑战并至的时代背景下,要正确、理性、全面地认识当前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主、法治等多领域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重点针对重大公共危机中暴露出的民生弱项及人民群众呼声高、诉求强的领域,及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增强底线意识,建好民生保障的托底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始终处在新的起点上,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必须要绷紧底线,突出重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扎实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保障所有群体的基本生活。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强化兜底保障,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切实地依靠民生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出民生保障的兜底作用,使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共享社会发展的利好,享受不断完善和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只有如此,才能使民生工作做进民心、反映民意,并细致入微地融入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人生规划之中,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之路。
聚焦民生建设,描绘发展实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进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重点强调: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充分表明了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在逻辑上、实践上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与民生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民生无小事,事事关民心,治理无易事,事事关民意。改善民生要依靠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保驾护航。基于此,要统筹推进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两条主线,打通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堵点、痛点与盲点,精准锁定关键点,找准落脚点。坚持在社会基层发现问题,在一线寻找改善民生的方向。真正将身子沉下去,将人民群众的大愿望、小目标摸清楚、了解透。以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实情为参照,判断实际工作的整体成效,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详实、科学的决策依据。
总之,凡为过去,皆为序章,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握好围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建设价值指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脱贫攻坚的收官期,不断找寻民生建设的“短板”,增强底线意识,做好民生建设的兜底工作。与人民群众一道,共同描绘民生建设的发展实景,继而在改善民生的进程中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进军,翻开新时代民生事业的新篇章!
相关新闻
- 2020-05-23两会新华视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 2020-05-22习近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 2020-05-22图表|5488件提案这样影响国计民生……
- 2020-05-22生命至上!这份饱含民生温度的报告透露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