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张业遂: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 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组图]

20-05-21 23:42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李红军

  5月21日21时4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图为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杨佳 摄

  5月21日21时4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回答记者关于审议民法典草案及民法典将产生的影响时,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表示,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编纂工作采取“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这项工作已经在2017年完成。第二步是编纂分编,最终与民法总则合并,形成统一的民法典。2018年8月以来,人大常委会对几个分编草案多次进行审议和修改完善,形成了民法典草案,并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这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离不开民法规范。

  编纂一部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陆续制定了多部民事单行法律,民法制度逐步完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规范进行系统整合、修改、编纂,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5月21日21时4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图为梅地亚分会场。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5月21日21时4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网记者 杨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河西走廊早期玉矿遗址的发掘,考古人的真实工作状态 河西走廊早期玉矿遗址的发掘,考古人的真实工作状态
  • 家家有业 户户增收——甘肃东乡贫困村脱贫攻坚冲刺见闻 家家有业 户户增收——甘肃东乡贫困村脱贫攻坚冲刺见闻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兰州榆中:生态建设为北山带来绿色新希望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兰州榆中:生态建设为北山带来绿色新希望
  • 扶贫不松劲!甘肃两部门对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再部署 扶贫不松劲!甘肃两部门对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再部署
  • 全国人大代表马天龙:为群众谋福利 全国人大代表马天龙:为群众谋福利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海报2|张萍:知识为民,专业报国,发挥自身优势,画好最大同心圆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海报2|张萍:知识为民,专业报国,发挥自身优势,画好最大同心圆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海报4|蔡晓红:发扬“国之重器”,让重离子治疗技术造福人民健康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海报4|蔡晓红:发扬“国之重器”,让重离子治疗技术造福人民健康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海报6|马东平: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海报6|马东平: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甘肃代表团举行
2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
3   河西走廊早期玉矿遗址的发掘,考古人的
4   闭馆不停工 业务不断档—— 武山县图书
5   2020(庚子)年公祭伏羲大典祭伏羲文省
6   甘谷县博物馆举办《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
7   甘谷县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图片展在大像
8   秦州:大手笔绘制大景区 高标准打造“
9   彩陶世界 “泥”我同行 ——甘谷县博物
10   传承历史 展望未来——天水民俗博物馆
11   天水市博物馆参加甘肃省“四馆联播”活
12   天水市文投公司组织召开东方艺术雕塑文
13   天水市长王军与白鹿仓集团、悦榕庄等企
14   兰州市副市长变身“带货主播” 一个半
15   家家有业 户户增收——甘肃东乡贫困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