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科技创新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特约评论员/王玉星
“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既让无数奋战在科技创新最前沿的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神威·太湖之光”闪耀世界,超级计算机辐射上下游产业;航空航天捷报频传,商业航天破茧而出;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走出国门,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实践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正是依靠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陆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放眼当今世界,谁能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能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科技创新是一场人类不断攀登高峰、攻坚克难的不凡征途。以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为例,他们从2016年起组建“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坚守自主创新、产业报国初心,先后历经700多次的试验失败,攻克170多个设备难题、450多个工艺难题,成功生产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目前,“手撕钢”已经应用到柔性显示屏、汽车安全气囊、高端包覆材料、传感器等诸多领域。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动能,不仅引领着经济的发展进步、改善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塑造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针回转,2019年12月30日,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智能高铁示范工程的京张高铁建成通车运营,将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感。殊不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正是依靠科技创新,才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埋深102米、最大地下建筑4.1万平方米的高铁八达岭长城站。从1909年到2019年,跨越百年的京张之变背后是一项项填补空白的“世界之最”,不仅见证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脚步不歇,也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信心,更激励着14亿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科技创新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复兴号高铁一分钟前进5833米、全国GDP一分钟增加1.57亿元、移动支付金额一分钟3.79亿元……各个领域竞相涌现的“中国奇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提升综合国力提供强大保障,也有力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判断:“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在科技创新的疆场,无数科技工作者洒下辛勤汗水、攻克道道难关,终于登上高新技术的峰峦,让科技创新成为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成为了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动力源”,成为了企业强筋壮骨的“增强剂”。
企业改革关乎国运,科技创新决胜未来。深化企业改革、营造最优环境,“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以创新赢得生机和希望。面向未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创新的征程中砥砺奋斗、勇攀高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更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玉星)
相关新闻
- 2020-05-14【中国稳健前行】从抗疫看中国科技制度优势
- 2020-05-13战疫院长访谈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在科技战“疫”赛道上争分夺秒
- 2020-05-13张伯礼院士:科技是支撑这次抗疫的中心力量
- 2020-04-29人民日报治理之道:以科技创新助力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