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

这是阎肃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新华社重庆5月5日电(记者周闻韬)“红岩上,红梅开……”这首清丽悠婉、铿锵坚毅的《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被誉为“中国歌剧的里程碑”。半个多世纪前,一位年仅32岁的青年仅用18天时间创作出了这首歌曲。他就是人民艺术家、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原创作员阎肃。
在新中国文艺史上,“阎肃”这个名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为党和军队文艺事业不懈奋斗了65个春秋,创作了1000多部(首)精品佳作,参与策划100多场重大文艺活动,为讴歌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先进军事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阎肃1930年5月出生于河北保定。七七事变后,他随全家逃难到重庆,16岁那年考取了重庆南开中学,诗朗诵、说相声、打快板、演话剧、唱京剧……在学校,他是一名“业余文艺活跃分子”,几乎参加了校园里的所有演出。他秘密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投入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决心寻找真正的光明之路。1949年春天,阎肃考入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与同学们一道罢课、游行……1950年,阎肃接受组织调遣,进入共青团西南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
1952年秋天,阎肃随西南艺术工作队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在与战士的交流中,他立志从军,为英雄写歌,并于195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第一首空军题材歌曲《只因我的小银燕是祖国造》,他一发而不可收,《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长》《云霄天兵》……盘点其一生创作的1000多部(首)作品,三分之二都是军旅题材。
军旅生涯中,阎肃始终贴近基层服务官兵,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类型的基层单位,机场、阵地、海岛、高原、边防哨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军旅歌曲,还帮助100多个军师旅团部队创作了队歌。
他始终不忘本色,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只要是组织交给的任务都认真完成,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体现了艺德高尚、淡泊名利的人格风范。
在创作生涯中,阎肃始终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把人生追求定格在做党的文艺战线忠诚战士上,把对党的忠诚融入文艺创作。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先后创作了歌剧《江姐》、歌曲《敢问路在何方》,编创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等时代力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阎肃被誉为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他60多年勇攀艺术高峰,80多岁依然奋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2016年2月12日,阎肃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回顾他的一生,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都是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
相关新闻
- 2020-05-03(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李培斌:两袖清风 一心为民
- 2020-04-30(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李影超:献身强军目标的英雄士兵
- 2020-04-30邱光华:抗震救灾勇挑担(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 2020-04-29(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刘伦堂:清廉如水 一心为民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