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
面对这次疫情,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抗住了大考。从紧急封城到八方驰援,从一线救治到群防群控,从科研攻关到风险交流,从社会稳定到民生保障,从严防死守到有序复工,方方面面,政通令行,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我国社会的凝聚力和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展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韧性。但同时,这场疫情也暴露了一些我们平时忽视的问题,值得认真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灾难中汲取新的营养,在危机中焕发新的生命。
优化社会治理体系
首先,提升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反应能力。面对诸如公共卫生、生物入侵、食品安全、农业病虫害、电脑病毒等可能在短时期转化为重大灾害的事件,社会治理体系要能够第一时间根据科学的规范和标准自动做出反应。这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类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体系,更要建立高效、智能的反应体系,夯实每个关键决策环节背后的科学依据,确保第一时间反应能力不受任何外力干扰。
其次,完善风险决策中的容错机制。风险决策的事后调查与追责考量应兼顾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所谓风险决策就是要求决策者在信息不确定或不完备的前提下做出决策的过程,正因为如此,风险决策客观上就有正确或错误两种可能。如果注重决策结果的追责体系,会使得当事人在风险决策时严重规避风险,从而导致要么缩手缩脚、延误时机,要么推三阻四、懒政不作为,要么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弱化对决策结果的考量,提高对决策过程的审查则可有效化解这种个人风险最小化的倾向,也可大幅度降低懒政和不作为的可能。
第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长期以来,有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政府和学界的讨论多集中在经济效率、资源承载、成本收益等问题上,但疏于关注大规模人口季节性流动带来的突发危机应对风险。以武汉为例,春节前夕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员离城返乡,是造成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的原因之一。同时,疫情防控中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无法及时返城返岗导致了很多城市面临严重的“用工荒、复工难”问题,客观上放大了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不仅是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可从根本上降低大量人员季节性流动带来的公共卫生传播风险。
第四,强化村级和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此次疫情防控中,村级和社区组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政通令行、群防群控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化都不能削弱村级和社区组织,相反,从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方面,不仅要保障基层组织构架的完整和运行良好,还要考虑把很多资源下沉,以确保村级和社区组织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
第五,打击谣言需政府第一时间发声。风险初期,公众安全感迅速下降。尽一切可能获取并分享相关信息是人们找回安全感、做好防范的重要途径。这正是在风险暴发初期,各种谣言和假新闻流行的主要原因。老百姓心目中最权威的政府能在第一时间发声,谣言自然就会失去市场,反之,老百姓对谣言就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倡导健康社会生活方式
我国是一个有美食传统的国度,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美食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国人饮食文化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陋习。
一是赋予饮食过度的功能承载。饮食是人类获取营养,满足生产生活能量消耗和人体自身健康需求的主要途径,这是饮食的基本功能。健康的饮食在于适量、均衡、多样化。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国人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营养与健康饮食教育,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这就为各种食补、食疗的商家宣传和炒作留下了可乘之机,不仅起不到饮食健康的作用,还在公众中形成更不健康的饮食认知与观念。
二是畸形饮食社交观。饮食在世界绝大多数的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社交和情感沟通功能。然而,由于认知上缺失和制度上不完善,近年来我国的社交聚餐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越贵越有面子、越稀奇越尊贵的畸形消费观。
三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油高盐高糖是我国居民快速上升的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中青年群体中,不规律的饮食、不断增加的在外消费和近年来急剧上升的外卖食品,都加剧了饮食不健康问题。
改变这些陋习,亟需一场变革式的饮食文化与营养健康教育。但是,饮食文化的改变十分缓慢,运动式的宣传很难发挥根本作用。只有全国上下密集地、长期持续地开展公众健康饮食的科普教育才能起到推动作用。这次疫情,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野味和活禽市场在这次疫情中已经得到整治,新的禁令正逐步生效。未来,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抓好落实,科学利用各类政策工具,不断推进国民的饮食文化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教育
灾害是人类绕不开的话题,几乎贯穿整个人类发展史。为减少灾害对人类生命和物质财产的破坏,对公众进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至关重要。科普与训练很大程度上使人们可以在突发灾害时处惊不乱,妥善和有序应对,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特别是在火灾防控和应对方面,相关教育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中小学生。但由于起步较晚,除火灾之外的其他安全和灾难防范教育,不论从形式、覆盖面,还是从效果来看,都亟待提高。相关的科普读物需要不断夯实背后的科学依据,提升其实践可操作性。在广大农村的中小学,也要尽快强化此类科普教育,确保每个孩子在离开校园前都参加过必要的防灾减灾学习和演练。对于占人口比例更大的、未在学校接受过相关教育和训练的成年人,可以通过公共媒体、村级和社区组织宣传、职业与岗位培训等方式,补齐这门课。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国民在灾难面前的自主应对能力。此外,在这类科普教育中,要考虑增加灾害心理学的教育,降低突发灾害对个人心理造成的伤害。
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逆行”的白衣天使、攻坚克难的科学家、疫情中心地区的快递小哥、千里驰援的卡车司机、昼夜执勤的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五湖四海的捐助者,无不体现着优秀中华儿女在灾难面前的家国情怀和满满的正能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太多不和谐的现象,居官自傲、不守规则,责骂和刁难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擅自挪用救灾物资,投票拒绝下班的医护人员回家,以防疫为名恶意阻挠人员返厂上岗,制假造假发国难财等现象时有发生。联系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恶意伤害医护人员、恶意袭击警察、殴打和伤害教师等事件,折射出在我国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国民综合素质亟待提升的现实要求。
疫情之后,围绕不同主体开展一系列专题讨论和国民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包括: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念;以尊医爱卫、尊师重教、尊重人民警察和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为主题的职业价值观;以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自然观;以倡导健康绿色、注重体育锻炼、提高艺术素养为主题的现代生活观等。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工商大学 谭向勇、中国农业大学 白军飞 )
相关新闻
- 2020-04-25【战“疫”说理】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 2020-04-25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确保湖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 2020-04-25武汉已发放约3.7亿元保障金 患新冠肺炎困难群众获增发补贴
- 2020-04-25“五一”能否出游?出游需注意什么?这份假期出行指南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