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吧!
?原标题:我们“分”吧!
分餐制重回网民视野。自1月下旬国家卫健委每日通报疫情以来,分餐制作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的重要手段,网民搜索和讨论热度持续走高。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分餐制作为疫情后值得延续和倡导的健康生活习惯,话题讨论热度不断攀升。
关于分餐制,你是否有很多问号?疫情之后,有多少人的就餐习惯发生了变化?又有多少人支持分餐而食?为此,思客推出《你支持分餐制吗?》调查问卷,截至3月26日24时,多渠道累计回收有效样本近10万份。其中多数受访者认为,分餐更卫生、更健康,但全面推广分餐制仍任重道远。
“分”还是“合”?
近九成受访者认为分餐更卫生,合餐可能成为舌尖上的“隐患”。88.84%的受访者认为分餐比合餐更卫生。我们的唾液、口腔直接接触餐具,互相夹菜、合餐等行为很容易造成交叉传染。分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还可以减少因共用餐具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传播。
调查数据显示,外出就餐时,分餐制的接受度较高,为64.36%。外出就餐时,有82.4%的受访者选择去餐厅点餐,有64.36%的受访者外出时选择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网民认为,外出应酬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是常态,还有网民排了个序:聚餐的时候用公勺的最多,其次是公筷,最后才是一人一盘分餐而食。
不少受访者表示在家吃饭还不习惯分餐,只有7.02%的受访者在家中坚持分餐。即便有家人感冒,在家实行分餐制的受访者也只占22.08%。有网民说,“都是一家人,没什么好嫌弃的”“同吃一盘菜才更亲”。
“分开”好难
传统观念较难改变、围餐更热闹、中餐适合合餐等是很多人不愿分餐的主要原因。有72.01%的受访者认为老一辈留下的习惯和方式难以改变,有网民留言说“老人家爱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我一反对,老人家就觉得自己被嫌弃了”“家里人觉得分餐太矫情了”;有62.15%的受访者认为合餐气氛更好,“同吃一盘菜不生分”“围桌合餐就图个热闹”,筷来箸往间还能增进感情;还有53.49%的受访者认为,中餐“整鸡整鱼”的烹饪方式不适合分餐,有网民称“我家一顿饭就煎一条鱼,怎么分?”
72.5%的受访者支持分餐制,但就餐习惯和就餐成本是推广的难点。部分有网民认为,分餐制可以减少各类疾病交叉感染、有效搭配营养、减少食物浪费等,分餐制好处多多。也有网民认为,分餐后餐厅的服务成本提高了、在家洗碗的数量变多了、一家人习惯了合餐……一系列“麻烦事”让习惯的改变、痛点的打通都需要一定时间,“餐桌革命”是一场持久战。
还是“分”吧
为了健康还是要“分”,66.45%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可以成为“餐桌革命”的契机。其中,女性对推广分餐制的信心更足。值得关注的是,5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有61.62%的人认为分餐制已经或即将成为新趋势,这说明改变中老年人的用餐习惯是可能的。
有网民说,此次新冠肺炎警示我们,疾病和我们的距离或许就是一双筷子的距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唾液是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除了新冠肺炎外,合餐很可能成为肝炎、伤寒、痢疾等多种疾病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媒介。数据显示,中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成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倡导分餐制不但在疫情期间更安全、更卫生,在平时也更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
疫情期间,不少倡导分餐制的措施受到网民欢迎。随着各地倡导分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武汉发布公告要求居家隔离实行分餐;越来越多的地方标准、行业指南陆续出台;一些餐厅选用长柄杓和长筷作为公筷公勺……人们的健康意识被唤醒,此时提倡分餐制事半功倍,相关措施也得到了广泛响应。有专家建议聚餐可以根据不同客人、不同活动要求,采取不同的分餐方式,如高档宴会实行服务员分餐制,婚宴、团餐、亲友聚餐等场合提供公筷公勺,会议用餐采用自助餐形式等。
从“服务升级”到“理念升级”,“餐桌革命”需要循序渐进。分析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推行家庭分餐制比推行聚会分餐制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更大。网民建议,在疫情的影响下,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可以率先实行分餐制,社会上加大对分餐制的宣传力度,从服务到理念,提高公众对分餐制的接受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个人和家庭,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夹筷”行动,不妨从下一顿饭做起,从我做起。为美味佳肴准备公筷公勺,为每个人准备餐碟、餐碗,我们一起分餐吧。
分餐,
但不分爱。
点击查看
↓↓↓
总策划:田舒斌 郭奔胜
策划:刘娟 汤辉
监制:李晓云 唐心怡
作者:黄洁心 王俊景
问卷设计:马宇聪
制图:李权 王亚婧 裘益仪(实习)
动效:仇炳宸
编辑:解轶鹏
统筹:付敬
校对:周佳苗
新华网思客出品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