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说理】打好“后疫情”阶段的心理防疫战
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初步具备了“后疫情”的阶段性特征。在这个阶段,心理防疫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心理防疫也是重要“战场”
针对此次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央的定位非常明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为此,在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彻底战胜疫情,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必然要在性质、规模和特点层面逻辑地上升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战役层面,体现了党中央顶层设计的高度战略关切。与此同时,“看不见”的心理防疫层面也相当重要,比照现代军事战争的“心理战”,同样是以人的心理为目标,以信息为武器,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施加影响,旨在引导其转化为积极的斗争态度和社会团结行为的抗疫作战样式,保持科学认知的心理状态,坚决摆脱技能盲区的消极影响,巩固心理防线,从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软力量支持作用。只有将“兵战”与“心战”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全方位把握抗疫作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共同支撑的主动权,激发高昂的士气,充分发挥领导力、组织力和资源力的综合效能,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奠定重要基础。
针对心理防疫工作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已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指明了“心战”的制胜之道:2月3日,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3月10日,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再一次强调,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心理健康、心理干预、心理疏导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多次强调的。当我们进入“后疫情”阶段,这种心理防疫将会成为重要“战场”。在本质上,心理防疫所具有的精神力量也是物质性的力量,旨在达成有效疏导、转化和凝聚的方式方法、目标策略,最终实现同心抗疫、通力抗疫的实效。
此次疫情的暴发极其突然,其传播速度之快、防控难度之大、危害性之强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挑战也是巨大的。客观上,人们不同程度地出现恐慌、焦虑、压抑、孤独、担忧、烦躁、无聊等负面情绪,是很现实的问题,倘若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调节和释放,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而危及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后疫情”阶段,我们的工作需要做好由“生理”向“心理”的重心转移准备,即从“安身”向“安心”的转变,这是符合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治理逻辑的,也有利于从内在心理支持系统的质量调控,切实洞察补齐公共卫生强化制度保障短板的必要努力方向,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安身”阶段,工作重心落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上,如我们前期和当前所投入的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都是为“生命”所提供的“看得见”的庇护。随着疫情形势的积极向好,“安身立命之所”得到基本保证之后,心理防疫这个“看不见”的“战场”将会成为主要“战场”之一。“后疫情”阶段,我们要立足于心理防疫的特殊性,在“科学性”上下足功夫。这里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心理防疫活动的客观规律,二是让心理防疫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使其明晰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因此,必须把“后疫情”阶段的心理防疫纳入到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中,真正做到科学的心理防疫,进而推进制度性防疫工作强功能、上水平。
尊重心理防疫客观规律
要增强心理防疫的科学性,就必须尊重心理防疫的客观规律,只有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科学诊疗,才能真正打赢疫情防控战。尊重心理防疫客观规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科学区分诊疗对象,因人因时、分类施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广大新冠肺炎患者是此次疫情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于疫情的感受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不一样的。在疫情暴发之初,关于此次疫情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认知,因此,初期的患者会有很强的恐慌感。面对他们,我们要加大心理辅导,不断增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力度,并做好相关社会保障工作;“后疫情”阶段,医疗条件已经有了诸多保障,很多患者可能不会再有最初的恐慌之感,随之而来的则是“比较视野”中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是与身边的人进行比较进而产生的。它可能来源于一种差异化对待,也可能来源于对于“正常生活”的迫切渴望,因此,面对着这些患者,我们需要考虑他们的特殊性,通过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对待患者及其家属,杜绝社会歧视,为患者提供精神慰藉、心理抚慰、社会融入等服务;进入“后疫情”阶段后,许多隔离人员也会回归正常生活,对于这个群体,我们也要帮助他们打好心理防疫战。他们遭遇病毒的侵扰,我们就要从心理上帮助他们积极走出阴霾。
其二,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干预和疏导。面对此次疫情,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最美逆行者”,包括广大医护工作者、环卫工人、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他们在了解到此次疫情的巨大风险之后依然选择逆向而行,这正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进入“后疫情”阶段后,他们的心理防疫战才刚刚开始。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我们要加强关心关爱,在他们轮休期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放松训练。在他们返回原单位后,要组织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评估,对于出现明显应激反应的医务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心理治疗或适当的药物干预。同时,对于广大环卫工、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我们也要提供心理服务,具体到个人,分别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其三,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为了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战,各地迅速采取隔离措施,正是这些强力执行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但因为长时间的隔离,广大人民群众往往会出现焦虑、无聊、愤怒等负面情绪。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并做好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宣传,另一方面要动用各种媒体资源,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及时疏导广大群众因长期隔离带来的负面社会情绪。
心理防疫需要中国精神和中国制度的助力
较之于“生理防疫”的显性效果,“心理防疫”取得实效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润物细无声”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用积极的精神力量引导、用规范的制度操作把心理防疫工作不断规范化和常态化。
其一,中国精神的助力。较之于国外疫情的暴发态势,进入了“后疫情”阶段,我们已经显示出自身巨大的制度优势。但国外公众所看到的绝大部分集中在我们的技术优势和物质优势,并没有看到我们的精神优势,譬如中国共产党党员敢于冲锋的先锋精神、广大医护人员逆流而行的奉献精神、广大环卫人员身居背后的敬业精神、广大志愿者们甘愿付出的奋斗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也正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人”书写了不平凡的事迹,以时代群像的奋斗行为谱写出了史诗级的英雄赞歌。疫情无情人有情,这也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保证,这些进入生活层面的中国精神具体表达形态将有助于持续“助力”我们的心理防疫战取得新成绩。
其二,中国制度的助力。在此次疫情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充分显示出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含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尤其是党的领导制度是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制度的执行力强。面对此次疫情大考,强大的执行力充分体现在各级组织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方方面面,与有些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群体免疫”策略,实则是牺牲民众健康利益,放弃公共治理责任、践踏人权、违背人类道义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后疫情”阶段,我们要做好这个阶段内全周期的心理防疫工作,也要继续发扬我国的制度优势,一方面,“借力”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心理防疫的制度建设,让我们的心理防疫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增强心理防疫制度的执行力建设,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感到“心安”。这是社会稳定的强大心理基础和重要社会认同前提。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姓名:李弦 工作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新闻
- 2020-03-27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2020-03-27海报 | 战“疫” 民企以义为先勇担当
- 2020-03-27海外网评:抗击疫情,中国民营企业有担当
- 2020-03-27海报 | 中国制造驰援全球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