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愿奉献,湖北媒体和央媒这样报道甘肃抗疫力量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们来了……”自疫情发生以来,从医疗队支援,到医疗、生活物资调拨,甘肃全力支援湖北,汇聚守望相助的力量。今天,新甘肃客户端特梳理湖北当地媒体及央媒的部分报道,和您一起分享抗疫一线的甘肃故事。
甘肃第六批支援医疗队抵汉
2月23日,《湖北日报》第4版刊发报道《甘肃第六批172人支援医疗队抵汉》,医疗队从甘肃省11个市州、67家省市级医疗机构抽调呼吸、重症、内科、感染等专业人员共计172人,队员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57岁。队长由来自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呼吸病学权威专家刘晓菊教授担任,她曾领衔甘肃省SARS救治、甲型H1N1流感救治,多次带队或负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刘晓菊表示,将践行出征时的誓言,不辱使命,完成任务,把所有队员平安带回。
点击版面图片可阅读详细报道↓↓↓

《湖北日报》2020年2月23日第4版
优质苹果 送至一线
2月27日,《湖北日报》第6版刊发报道《4500箱甘肃苹果抵汉》,甘肃静宁县800多户果农捐赠的4500箱苹果运抵武汉。这批来自黄土高原的优质苹果将陆续转运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社区困难群众手中。

2月26日,甘肃省静宁县800多户果农捐赠的4500箱苹果运抵武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湖北日报》2020年2月27日第6版
淳朴心意 暖心事迹
2月28日,《湖北日报》第6版刊发报道《甘肃果农捐赠3000箱爱心苹果》,疫情发生以来,甘肃平凉市静宁县黄土高原上淳朴的乡亲们时刻关注武汉,筹划着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2月上旬,当地果农找到乡镇府,提出想将自家种的苹果捐给武汉,得到支持。随后,乡政府在网络征集送货志愿者。2月24日晚7时,两辆货车分别装货完成,搭伴从静宁县出发,历时34小时,行驶1300多公里,于26日到达武汉。

《湖北日报》2020年2月28日第6版
危险面前 党员在前
3月12日,《湖北日报》第3版刊发报道《“护理队员最难忘的是每一位病人”》,甘肃支援湖北护理队队长、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宋霞介绍,甘肃护理队100名专业护理人员,女性93人,最大49岁,最小23岁。 2月7日晚7点进驻东西湖方舱医院,截至3月7日收治243人,出院99人,转出144人。 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处处有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有16名队员入党。

《湖北日报》2020年3月12日第3版
后逆行 来汉参战
2月24日,《长江日报》第5版刊发报道《“90后”护士逆行来汉参战》,25岁的甘肃女孩厍红弟,年前参加了武汉市武昌医院的护士考核,原本打算回家过年的她,听闻疫情后果断退掉了火车票,在租住的社区成了一名志愿者。2月8日,厍红弟接到武汉市武昌医院人力资源部电话。“医护人员不够,能过来上班吗?”“能!”放下电话,她就往市武昌医院赶。

《长江日报》2020年2月24日第5版
联队作战 联合战疫
2月26日,《长江日报》第7版刊发报道《15支援汉战队驻扎协和西院联合战疫》,协和医院西院汇聚了来自北京、广东、甘肃、湖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地的15支医疗团队、1483名队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医疗队纷纷驰援武汉,与武汉地区的医护人员共同战“疫”。在很多医院,多支援汉医疗队共同驻扎,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分区负责开展救治。

《长江日报》2020年2月26日第7版
直面风险的“逆行采集人”
3月8日,《长江日报》第10版刊发报道《咽拭子采集员南小莉的入舱经历》,南小莉是定西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长、主管护师,2月6日,出征武汉。 2月9日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在病区护理患者。 2月23日开始,南小莉开始担起具有高度暴露风险的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 南小莉最多的一天采集了130例咽拭子,累了就在凳子上坐会。 南小莉很庆幸自己是一名医务人员,能有这么一次机会做一名直面风险的“逆行采集人”。

《长江日报》2020年3月8日第10版
迎难而上 勇于担当
2月13日,《人民日报》第5版刊发报道《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奔赴武汉与前期驰援医护人员汇合的路上,甘肃民乐县一位“全副武装”的医生充满信心地打出OK手势。

甘肃张掖民乐县,一名“全副武装”的医生打出“OK”手势。成学磊/摄

《人民日报》2020年2月13日第5版
抗疫战场 接受考验
2月27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发报道《在抗疫战场接受考验》,伍严骏今年41岁,是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也是甘肃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7名队员中的一员。在协和医院西院,伍严骏和同事不仅要进行医疗救治任务,还要承担卫生保洁、喂饭护理等工作。2月3日晚,在甘肃支援湖北医疗队驻地宾馆,伍严骏和另外5名同事一起宣誓入党:临时党支部接收她们为中共预备党员。

《人民日报》2020年2月27日第4版
协力同心 抗疫同行
2月27日,《人民日报》第6版刊发报道《协力同心 抗疫同行——5位少数民族医护人员一线战疫》,藏族女孩张燕琴是甘肃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今年37岁,在接到增援武汉的通知后,来不及与家人商量,就写了请战书。“我是党员,而且有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经历,让我上!”

《人民日报》2020年2月27日第6版
马队宣传 双语循环
3月3日,《人民日报》第6版刊发报道《马队宣传 双语循环——甘南为牧民送去防控知识和物资》,佐盖多玛乡是合作市唯一的纯牧业乡,平均海拔3500多米。为及时将疫情防控知识通达群众,乡上发动牧民志愿者和包村干部、卫生院医护人员、民警组成马背宣传队,深入偏远村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连日来,宣传队拿着喇叭,用藏汉“双语”循环播放,让疫情防控知识在牧区全覆盖。

《人民日报》2020年3月3日第6版
疫情防控 协调联动
1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第3版刊发报道《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疾控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车站及旅客列车全面开展消毒工作,全面监测登记旅客体温。

1月26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疾控所技术人员燕凤梅(右)在兰州站站台同K1027次列车长姚霞沟通车厢消毒情况。新华社发(杜哲宇摄)

《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月27日第3版
“牛肉面之城” 复工气息浓
2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第7版刊发报道《“牛肉面之城”复工气息浓》,伴随着牛肉面的重新飘香,在拥有300多万人口的中国西北最大城市之一兰州市,复工复产气息渐浓。目前,兰州3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56%,重点企业复工率达80%。餐饮、零售等人员密集企业正在逐步恢复经营。部分小微企业调整业务板块,寻找新的商业机会。2月14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55条推动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举措,积极稳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2月21日第7版
义无反顾 助力抗疫
2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版刊发报道《“我不是医生,但我也在战斗”》,这个春节王永朋没回老家甘肃庆阳,他报名担任高德医护专车志愿者,开着年前刚买的新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在武汉有一群“平民英雄”默默付出鲜为人知。他们虽不是医护人员,但也活跃在城市抗击疫情的各个战线上,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义无反顾的坚守自己的“战场”,为抗疫助力。

2月21日,王永朋在车内打电话,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2月27日第1版
江河同源
陇鄂同心
携手向前
疫散春来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综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