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坚决遏制“舌尖上的野味”,为健康加件“防护服”
原标题:【地评线】紫金e评:坚决遏制“舌尖上的野味”,为健康加件“防护服”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决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虽然尚未最终确定新冠病毒源于哪种野生动物,但惨痛教训已经在警醒着我们,针对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以及因之而产生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必须重拳出击。
划定硬标线,以法治禁除陋习刻不容缓。源头治理必须依靠法治力量。此次疫情发生以来,要求立法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不断。我国目前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等法规,但相应的短板与不足已凸显。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相关法律修改之前,聚焦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出台专门决定,及时明确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突出执行力,以严格监管谋求常态长效。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管住“舌尖上的野味”不仅要从“嘴”上下功夫,同时也需要在“手”上下功夫。此次出台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范围、相关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职责和法律责任。法治的生命力关键就在于执行,特别是要以持续性的严格监管执行实现常态长效,铲除整个产业链的生存环境。当前,相关部门要整合执法权限,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从猎杀、收购、运输、出售等多环节分进合击,依法严厉打击,斩断伸向野生动物的黑手。
形成自觉性,以文明素养实现标本兼治。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氛围的形成既需要强化宣传教育,给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标定底线,以立法引领形成“舌尖上的文明”,也需要强化法治引导,对恶意传播猎杀、烹饪、食用野生动物的图片、视频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行为说不。
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生活于同一个地球,本应当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成就缤纷多样的生态画卷。同样的错误不能一犯再犯。法治引领、强化监管、形成自觉,起而行之管住“舌尖上的野味”,不仅为我们自身健康加件“防护服”,更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扛起应有责任。(丁铁)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