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网络述年】荔枝网评:春节“遇上”互联网,“化学反应”真奇妙

20-01-22 15:56 来源:荔枝新闻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网络述年】荔枝网评:春节“遇上”互联网,“化学反应”真奇妙

  “百节年为首”。再过几天,我们就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相传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民国初年开始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当春节“遇上”互联网,更是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互联网+习俗,让年的味道更加香醇。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春节是各种民俗活动最为丰富的节日,经国务院批准春节民俗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买年画、贴春联、剪窗花、蒸年糕、备年货、包饺子、吃汤圆……借助网络直播,这些流传了许久的春节习俗也都“吸粉”无数,让年的味道更加香醇。

  互联网+文化,让进的步伐更加有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比如网络春晚,其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同时就有助于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可以肯定,既传承和采撷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纳和融合现代文明的精华,创作和生产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网络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更有时代张力,追梦路上的人们也将更加自信。

  互联网+团圆,让家的感觉更加温暖。团团圆圆,这是每个人春节时最期待的事。“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曾道出了春节文化的内核。“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也是人们一年到头的最大心愿。但为了城市的正常运转,总有一些人们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回家团圆。借助互联网,就能够克服距离困难,满足人们的团圆念想,让家的感觉更加温暖。

  “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传统春节走向网络已经成为了时代必然。可以说,传统文化因互联网更加生动、丰富、亲民,互联网因传统文化更加文明、理性、有序,互联网和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春节“遇上”互联网,在香醇“年味”同时,就有助于14亿多中华儿女增强文化自信,续写中华民族辉煌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好的中国方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新春走基层】阿克塞:喜庆的社火 让年味更浓 【新春走基层】阿克塞:喜庆的社火 让年味更浓
  • 漫图|归心似箭!过年回家! 漫图|归心似箭!过年回家!
  • 图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正确预防快来看! 图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正确预防快来看!
  • 漫图|归心似箭!过年回家! 漫图|归心似箭!过年回家!
  • 天水市文旅局传达贯彻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精神 天水市文旅局传达贯彻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精神
  • 兰州社火看门道 非遗项目知多少 兰州社火看门道 非遗项目知多少
  • 【溯源甘肃】秦皇巡陇右暨对甘肃的治理 【溯源甘肃】秦皇巡陇右暨对甘肃的治理
  • 兰州:区县活动红火年味足(图) 兰州:区县活动红火年味足(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