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网络述年】秦平:年俗文化见证中国自信

20-01-17 20:56 来源:陕西传媒网 编辑:狄东阳

  “过了小年就是年”。今天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区的“小年”。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祭祀灶神。在陕西,人们从腊月二十三起也就已经自动“切换”到过年的模式了。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很多陕西人都会“祭灶”。吃琼锅糖、吃杂面等等,也都是陕西人民过“小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事实上,北方地区的小年夜,很多人们也都会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作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经过代代流传,早已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优秀的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人明风尚、识礼节,还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也已形成了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比如,“二十三,祭灶王”等民谣里的“祭灶”,就是很多地方传统“小年”的重要节俗。

  民俗文化是民族历史的记忆,也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比如扫新、守岁、贴春联等年俗就都传承至今,微信红包等更让老年俗焕发出新活力。借助这些内涵厚重的民俗文化,春节更有喜庆味、家国味,追梦人更有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传统节日中回归传统习俗、品味传统文化,也已经成为很多人们过年时的首选。事实上,这些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需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独具特色的习俗,就堪为构成传统文化的活的灵魂。

  中华文化世界认同,中国“年味”全球飘香。近年来,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世界性节日,对全球民众持续释放吸引力和感召力。诸如舞龙舞狮、贴春联、挂灯笼等等,这些中国传统的庆祝春节的习俗就已经慢慢地融入了一些国家的本土文化。加拿大、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甚至已把中国春节确定为本国法定节日。透过春节,世界读懂中国符号,感知中国文化,体味中国精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借助春节这个载体,传统文化气息愈来愈浓。代代流传的春节习俗,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让中华文明千年根脉越扎越深、越扎越牢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度和中国自信。(秦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两会策划丨2019年甘肃这份“民生答卷”,沉甸甸暖暖的! 两会策划丨2019年甘肃这份“民生答卷”,沉甸甸暖暖的!
  • 【新春走基层】武山:春联送上门  喜庆进万家 【新春走基层】武山:春联送上门 喜庆进万家
  • 【脱贫攻坚奔小康】向红强:平凡的坚守 【脱贫攻坚奔小康】向红强:平凡的坚守
  • 【麦积处处年味浓】麦积石佛灶糖—古法炮制舌尖上的甜蜜记忆 【麦积处处年味浓】麦积石佛灶糖—古法炮制舌尖上的甜蜜记忆
  • 理想·信念·青春——樊锦诗先生在敦煌研究院作“莫高精神”故事分享会 理想·信念·青春——樊锦诗先生在敦煌研究院作“莫高精神”故事分享会
  • 酒泉市委原常委、敦煌市委原书记詹顺舟受贿案一审开庭(图) 酒泉市委原常委、敦煌市委原书记詹顺舟受贿案一审开庭(图)
  • 临夏市法院举行执行拖欠慈王村大棚租金案件集中发放仪式(图) 临夏市法院举行执行拖欠慈王村大棚租金案件集中发放仪式(图)
  • 麦积区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座谈会 麦积区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座谈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