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走近驰骋在雪原的“找油先锋”【组图】
原标题:吉林:走近驰骋在雪原的“找油先锋”【组图】

皑皑白雪中,身着红装,沟壑里攀爬,荒野中前行。寒冬,是“找油先锋”们最为忙碌和辛苦的季节,满是枯黄色的田野是他们“工作室”。
让我们走进这游走在荒野上的“红装先锋队”,一起了解他们鲜为人知的找油工作。
在德惠市郭家镇,距离镇政府5公里的荒野上突然传来微弱的闷响。随后,电台传来了通话声:“范队,这个高压电火花微测井真好用。”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大庆物探二公司2242地震队队长范建坤看着仪器车上的数据,心里乐开了花儿,“重要的地质数据瞬间就收集到仪器中,降低了使用电缆接收数据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地震勘探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第一个环节,‘找油’说白了就是地震勘探,所以俺们成了当之无愧的‘先锋’啦。”范建坤笑着解释说。
“俺们‘找油先锋’为啥叫地震队?”范建坤打趣说道,“找到了大油田,那就是地震似的大消息。”
随后,范建坤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地震其实是勘探方法,是利用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
“找油,早就告别了身带罗盘、手拿铁锤,敲敲打打的时代,而是用上了安全环保的高科技啦,如今是震源车在雪原上驰骋的时候啦。”范建坤言语中透出“找油先锋”的“牛气”。
范建坤从事野外勘探工作30余年,曾获得“中国石油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地震队里的老明星。今年9月,施工任务下达后他却犯了难。
首次应用震源技术施工、首次应用电火花和混采方法采集、首次推行全成本核算模式,三个“首次”既有技术上的革新,又有管理上的精细化,范建坤带领队伍成员一道详细制定施工运行计划,科学研判施工难点,下大力气抓好项目运作。
尽管找油的技术提升了,但地形地貌复杂,深沟浅壑交错的恶劣工作环境却永远不会改变。艰苦的工作每天都在进行,“上山下坡”“爬冰卧雪”是野外工作的“家常便饭”。
“刘哥,这条沟太深了,咱们的车下不去呀。”
“我去看看!”队员刘国利仔细勘查了下地形,眉头紧锁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独自一人爬下去。说完,刘国利系好了腰上绳子,左手拉着绳子,右肩上扛着设备艰难的爬了下去。中间有几次差点摔倒,队员们手里都捏了一把汗。刘国利却不忘跟大家谈笑着,掩饰的看不出一丝紧张。经过10多分钟的努力,刘国利终于到了沟底,队员们只能看见雪地里的一点红慢慢移动着,越走越远……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辽阔,地震勘探施工尽量避开农耕时期,多在冬季进行,所以“过年回家”是他们最奢侈的想法。呼啸的北风吹散了田野上“白纱”,细碎的雪粒不断沙沙地敲打在找油人的“红装”上,年复一年的野外工作,磨练着找油人的技能和体能。日复一日的寒冬坚守,奏响着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音。(任海源 李晨煜 图/文)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