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湿地】保护黄河三角洲,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相并列,新时代治理黄河的蓝图和路径由此明晰。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黄河三角洲、聚焦于黄河、聚焦于黄河流域、聚焦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这一断论真是字字千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同长江以及其他重要河流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并留下了诸多或喜或悲的黄河传说与黄河故事。
毛泽东曾多次述说黄河,并率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投入治理黄河的伟大斗争。毛泽东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河上下”。他深情地说,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视,就是不可以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根本宗旨在于“使黄河为人民造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河沿岸人民的美好愿望一步一步化为现实的图景。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的定位内蕴新意、深意、远意。“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这一认知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流域经济是极具新时代特征的重要概念,由此,黄河经济带呼之欲出!
九曲黄河,浩浩汤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何等壮观!
习近平总书记既充满忧虑地关注到黄河“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湿地萎缩”,又欣喜地看到总体上“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是一片神奇而瑰丽的土地。黄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由于黄河的冲击作用而形成的冲积扇,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则使黄河三角洲呈现出蓬勃生机。这里,既有遍布芦苇、香蒲的沼泽湿地,又有河口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滩地,带翅碱蓬盐滩湿地,灌丛疏林湿地,以及人工槐林湿地等,春季百花争奇斗艳,初夏槐花怒放忽如一夜大雪飞至,秋天芦絮飘扬一派天苍苍野茫茫的气象,更是天鹅、丹顶鹤等鸟儿们的天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这里,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远阔,又有黄龙入海的壮观与长河落日的静美。湿地保护是黄河保护的点睛之笔,生物多样性意味着蓬蓬勃勃的生机活力。这是永恒的生命之链,也是永恒的生命之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定力。这是新时代中国领袖对新中国开国领袖的历史性回应,其主基调和主旋律就是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林建华)
相关新闻
- 2019-12-28【生态文明@湿地】寸土寸金的上海,为什么专门设立了两座湿地公园?
- 2019-12-28【生态文明@湿地】我和黑龙江有个约会:绿波澎湃 伫立北疆
- 2019-12-26【生态文明@湿地】湿地深处护鸟人
- 2019-12-24“生态文明@湿地”座谈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