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党建锐评】坚持“五个导向”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跃上新高度

19-12-26 15:55 来源:党建网 编辑:沈文刚

  导 语

  近日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厚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特刊发系列评论文章之二《坚持“五个导向”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跃上新高度》,敬请垂注。

  坚持“五个导向”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跃上新高度

  特约评论员 任晓山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纲要》的出台必将为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引,对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汇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道德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学习贯彻《纲要》精神,要注意把握正确工作导向,不断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

  一、坚持政治导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说到底是要补精神之钙、强信仰之基、铸思想之魂,这就决定了其指导思想、原则要求、根本任务,必须是也只能是高高树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的道德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重点任务、路径方法等,立根塑魂、正本清源,思深谋远、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和激励共产党人锤炼党性的“心经”、全体人民向上向善的“道德经”。《纲要》的颁布,本身就是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和重要体现,必须进一步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推动《纲要》更好地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局面。

  二、树立目标导向,培养和造就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95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从此,“又红又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干部骨干和可靠接班人的一条重要标准。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成为当时党和国家对公民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一重要思想观点与我们党历史上“又红又专”标准、“四有”新人要求之间的关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历史上,任何大国的崛起,无不是既要有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又要有思想、文化、制度包括公民道德素质在内的软实力作为支撑。《纲要》的一个显著特征和突出亮点,就是彰显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着眼时代任务,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去认识去谋划去布局,提出培育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道德建设不是坐而论道、上虚下空,而是有的放矢、靶向牵引。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使命与意义更加宏大而深远。围绕这一目标,必须着力在提升时代新人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同时不断深化对时代新人丰富内涵、时代特质、根本要求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培养时代新人既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又成为民族复兴的有力保证。

  三、鲜明价值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同我们民族、我们国家这种“相契合”“相结合”“相适应”中形成和发展的,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必须坚定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价值观自信,因为核心价值观对文化起着中轴统揽作用,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西方国家出于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大肆兜售所谓的“普世价值”,企图让被他们长期演绎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随风潜入‘东’、润物细无声”。在这个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我们要保持定力、立定脚跟,以价值观自信建设自信的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精神DN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一思想,深刻阐明了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之间的内在逻辑,要求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贯穿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特别要注意做好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的文章,使核心价值观像盐作为营养剂有机融入各种食品一样被人自然而然地吸收,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必须融入法治建设。“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使核心价值观“月映万川”“日照大地”,就要德法兼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真正使核心价值观要求既成为人们“心中的道德律”,又成为头上“高悬的法律之剑”。

  四、突出实践导向,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道德的生命在于践行。落实《纲要》就要聚焦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在深化道德教育引导的基础上,着力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不断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道德实践是知行合一的必然要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要精心设计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弘扬时代新风。道德实践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富起来,也包含着精神生活强起来。新时代,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向往美好道德生活的巨大力量,蕴藏着追求美好思想品德的强烈愿望,要顺应人民群众新需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道德实践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道德建设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一项绝大多数人参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的活动。历史上,近代中国为什么“土广不足以为安,人众不足以为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一盘散沙、国穷民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使人民认识到自己利益并组织起来为之奋斗。新时代道德实践能够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实现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机统一。

  五、强化问题导向,立破并举深化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不平则鸣。《纲要》坚持问题意识,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纲要》不回避、不遮掩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路径方法、制度保障、组织领导等,必将推动公民道德在重在建设、立破并举中得到不断深化拓展。这方面,要注意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道德建设,既要靠“菩萨心肠”式的教育倡导,也要靠“霹雳手段”式的有效治理。如果对失德败德、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听之任之,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就会消解、侵蚀道德建设的效应,就会使道德规范的“度量衡”失重缩水、短斤少两。要建好道德领域“红绿灯”,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有效治理,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道德环境,就没有社会道德秩序。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依法管网治网、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既要唱响网上主旋律、建设正能量充沛的网络文化,又要敢于亮剑发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既要安上网络发展“动力源”,又要装上网络治理“刹车片”,促进网络空间风清气朗,成为道德建设的新高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 嘉峪关市各部门及时清扫积雪 嘉峪关市各部门及时清扫积雪
  • 定西渭源:马铃薯主食化产品生产实现“零添加” 定西渭源:马铃薯主食化产品生产实现“零添加”
  • 天津市消费扶贫麦积区第三批订单发车 天津市消费扶贫麦积区第三批订单发车
  • 索鸿宾主持召开武山县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 索鸿宾主持召开武山县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
  • 天水市委对武山县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 天水市委对武山县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
  • “写在”陶器上的“悲伤” “写在”陶器上的“悲伤”
  • 第八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开展 第八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开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