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发力 包头稀土产业实现“腾笼换鸟”
原标题:高新区发力 包头稀土产业实现“腾笼换鸟”
英华融泰公司员工正在加工医用雾化管 受访者供图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下达了2019年第一批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包头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和磁材)等36家科技企业获得科研经费补助资金共620万元。
“此次发放引导资金,对于激发公司的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包头稀土高新区)工信安监局(科技)胡琳自豪地说。
的确,作为国内高性能钕铁硼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天和磁材自2008年入驻稀土高新区稀土应用产业园区以来,几乎年年都会收到包头稀土高新区的科技引导资金“大红包”。这只是包头稀土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一角。
新科技企业不胜枚举,新技术领域不断拓展,科技震荡泛起的涟漪,正在强势推动包头稀土高新区前进的步伐,不断刷新着“绿色高新”高质量发展的“新颜值”。
科技创新是最好的答案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用什么来实现这个目标?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看来,科技创新就是最好的答案。
走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展厅,一个个添加了稀土元素的创新产品让人目不暇接。通过添加稀土镧系金属氯化物合成的稀土化学位移试剂,能够把核磁共振产生的信号有效拉开,增强了图像的细腻度和清晰度,有效提升核磁共振仪的分辨率;高功率固态照明用共晶稀土荧光复合新材料的发明应用,可克服传统发光粉电能转化为光能中存在的效率低、散热慢、寿命短、频闪严重等问题。研发中心囊括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15项、专利100项。
近日,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孵化企业中科泰磁涂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异常忙碌,他们在为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海上风力电机加紧赶工。“海水腐蚀性强,普通电镀镀膜技术根本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利用高能脉冲磁控溅射表面防护绿色制造技术,在镀层材料铝中添加了稀土,镀层变得致密度更高、尺寸更精良,厚度仅为同等性能电镀层的1/5,且在冷热交变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防腐蚀能力,耐盐雾腐蚀时间可达1000小时,是普通镀膜的10倍以上。”据该企业技术总监许亿介绍,目前产品正处于中试阶段,年产能可达到100吨,市场供不应求,预计明年六七月份,企业将扩能增效,建成200—500吨量级生产线。
走进希迪瑞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孵化的又一家从事磁体表面镀膜技术的企业,与中科泰磁不同的是,该企业主要针对高性能排号钕铁硼磁体,通过PVD镀膜技术做晶界扩散,提高磁性能和矫顽力。该企业技术总监、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杨丽景博士指着展示柜里的产品向记者介绍道:“高排号磁体多用在极端环境,对性能的要求很高,这款基材钕铁硼磁体,通过磁体镀膜,在磁体表面镀上一层高排号稀土镀层,再通过扩散设备,把表面重金属扩散到磁体里面,可有效改善钕铁硼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抗退磁能力差等问题。”杨丽景说,传统合金技术镀膜重金属用量为2%—3%,而晶界扩散技术重金属用量能降至0.5%,可大幅节约稀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制造业迎来“老树新花”
自古,有水则兴。高新区背依母亲河,依托沿黄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绿色发展更是必然。
成立于1988年的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选址于稀土高新区,具备着年产1000台矿用车的生产能力。该企业起草国家相关标准16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70项,国内矿车占有率达到80%以上,60%以上产品销往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国内第一、世界前三。
走进该企业产品展示区,NTE系列载重360吨矿车异常夺目,该车全长15.35米,整车高7.7米、宽9.7米,相当于3层楼那么高。载重360吨,满载时整车达600吨,这个数字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对他们的制造实力肃然起敬。
该企业行政主管陈才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企业成功下线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110吨NTE120AT无人驾驶电动轮矿用车。”据了解,该项技术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第3个涉足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国家。
制造业是稀土高新区的主导支柱产业,也是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行业领域。走进英华融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6条单机线、4条配件生产线、5条组装成品线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据了解,该企业从事雾化器及呼吸系统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目前有18个系列、近280种产品畅销全国,其中,一次性使用肺通气导入器是该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科研发展实现“化茧成蝶”
绿色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新区深入落实包头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依托东宝生物、英华融泰等引领型企业,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和云平台,实施稀宝迈谱锡健康影像云平台、中科智能机器人伺服电机等项目,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化升级。
稀土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区内,5万台精密伺服电机加工示范线正在加紧生产,这是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生产力的成果。包头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电工所顾国彪院士团队和科技部“万人计划”赵欣博士团队的力量,致力于精密伺服电机产业化研发,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增强了我国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
科研无止境,探索永不停。在稀土高新区,仅2018年,在稀土、装备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成果转化200余项,实现科技成果技术交易额7316万元,占全市的81%。
在科技创新勇攀高峰的道路上,高新区还加速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海外系四大创新平台集聚发展,引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一带一路”中欧重点实验室等多机构提供技术支撑,8个院士工作站、30余个企业研发中心及2000多名科研人员,全力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
举棋心有方向,落棋胸有成竹。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的稀土高新区,正努力承担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使命,争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永不停歇的追梦人。(李宝乐 记者 张景阳)
相关新闻
- 2019-12-03广东肇庆高新区“变身”绿色园区
- 2019-10-10包头稀土高新区多措并举,创新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
- 2019-08-23李勇毅任广东省阳江市委常委、阳江高新区党委书记
- 2019-05-29长春净月高新区:聚焦城市建设 提升民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