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朔城区发现215座古墓葬
原标题:一眼千年!朔城区发现215座古墓葬年代初步确定为战国至辽金时期,时间跨度1500多年
11月17日,记者从朔州市朔城区文物局获悉:今年以来,朔州市文物工作站在对位于朔城区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的朔州市殡仪馆馆址进行地下文物勘探时,发现该地域地下埋藏着215座古代墓葬,年代初步确定为战国至辽金时期,时间跨度1500多年。截至目前,已发掘清理墓葬12座。这一考古发现将对深入研究我国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渗透与融合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墓葬群占地125亩,北距朔州老城7公里,南距新城遗址10公里。今年10月,经省文物局批复同意,省考古研究所在朔州市、朔城区文物局的配合下,对该墓葬群开始为期近一年的抢救性发掘。截至11月上旬,在发掘清理的12座墓葬中,出土了一部分陶器等陪葬品和衣带钩等装饰品,年代分别为西汉、东汉、北魏。据了解,今年年内计划继续发掘墓葬70座,其余将于明年完成发掘清理。
考究这一地区出现如此密集、时间跨度如此之久墓葬群的原因,朔城区文物局副局长郝志刚认为,应该与战国时期之新城、两汉时期之楼烦县、北齐时期朔州之迁治有直接的关系。春秋时期,朔城区为北狄、戎聚集地,后为古楼烦国所辖。战国时期,赵国击破楼烦,于公元前447年在今朔城区西南部设置新城,为朔州地区最早建制之城池,故址即今梵王寺遗址。两汉期间,朝廷又在此设立了“楼烦县”,概因其时此地尚有楼烦族后人生活于此。北齐天保6年(公元555年),文宣帝高洋将“朔州”治所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至新城,北齐天保8年(公元557年),北齐又于秦汉马邑城故址重筑州城,并将朔州治所再次由新城迁至此,更名为“朔州”,设立行军道台。其时朔州州城面积4平方公里,州城每边长2000米。
郝志刚告诉记者,由此可见,自赵国设置新城开始至辽金时期,历经1500多年,虽然政权轮番更迭,各民族轮流登台,但在今考古发掘现场至新城遗址间的广袤地区里,政治纷争、军事抗争、生产劳作、繁衍生息活动从没有间断,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民族混杂于此,因而才在此留下了如此密集、如此众多的古墓葬。(记者任永亮 通讯员边云芳)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