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 永远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
央视网消息:今天的《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报道,为您讲述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老人。他十四岁当兵,经历过上百次战斗,10次负伤,3次荣立战功。十七岁在战斗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
24岁时,他以重残之躯挑起了村支书的重担,63岁时用残肢抱笔写就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就是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86岁的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的老支书——朱彦夫。
记者在山东沂源县见到了这位传奇的朱彦夫老人。尽管老人的身上还有7块尚未取出的弹片,心脏架着5根支架,患有脑梗后语言也出现了障碍,但是86岁的朱彦夫老人仍然每天会听着隔壁预备役部队院子里的号声,开启一天的读书看报学习生活。
1950年,朱彦夫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一次空前惨烈的阻击战中,朱彦夫永远失去了四肢和左眼。这位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上海等战役的年轻人成为特等伤残军人。但是躺在功劳簿上等人喂饭,让人伺候,朱彦夫不能接受。四年之后,他毅然离开了衣食无忧的荣军休养院,回到了家乡。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朱彦夫:我在故乡这块土地上,从前没有干过什么事情。我在残疾之后能不能用自己的微弱的光温,把这块土地搞得好一些,让广大群众能吃得上,能穿得上,能过上温饱的日子。
带着这样的信念,回到家乡的朱彦夫,把这里当做了第二个战场。上世纪50年代的张家泉村可以用荒山秃岭来形容,很多人常年在外逃荒要饭,要想有粮食就得有土地。张家泉全村108户人,分散在6座荒山上,山高坡陡。面对缺地少水的极端恶劣条件,朱彦夫想出了棚沟造地,他带领村民采用拱形大桥的原理,在沟上建立石拱涵洞,洞上填土造地,让零碎的农田连成了片。
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主任 张茂兴:水从底下走了,又防了洪,又保住了地。一举两得,太伟大了!
棚沟造地的时候,村里人考虑到朱彦夫的身体状况,总是想方设法不让他出门上山,他就摸黑出去调查,经常摔得鼻青脸肿、满身血印。即使到了最严寒的冬季,朱彦夫依然坚持。
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会计 张吉才:他坚持自己走。那个腿全磨得淌了血了,血都冻住了。那时候太冷了天,血都冻着腿,他绑的那个布都解不下来了,那个血和那个(假肢)都冻住了。当时的人都掉眼泪。
朱彦夫之子 朱向峰:(有时候)他拄着拐,他那个腿磨破了,然后他就把假肢卸下来,扛在肩上,一直爬到他要去的那个山头。然后在山头上,搞一下村里的规划,然后实施。所以我父亲下山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滚着走、爬着走。
站着走、爬着走,滚着走,朱彦夫带着17斤重的假肢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座山头,他坚信“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 除了打井、造田、最艰难的就是架电。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要想凑齐架线的材料,朱彦夫只能自己想办法,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他拿着自己的抚恤金,拖着伤残的身体,全国各地跑了近两万公里。伤口的疼朱彦夫不知道忍了多少次。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朱彦夫:疼得很我才知道自己活着,只要活着就好办,我自己只要活着,有生命我就能干。
朱彦夫之子 朱向峰:那时候集体没有收入,全是靠我父亲的抚恤金,还有卖猪的钱,带着这个钱去跑架电材料。临走的时候跟我母亲说,如果你看到我回来了,我这个事就办成了,也就是说我父亲只要出去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个事做成。不成不回来。
终于,小山村的夜晚有了灯光,靠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个重度残疾的带头人,让贫困的小山村一天天变了样。
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主任 张茂兴:有时开会他就直接这样说,你看多少人死在战场上,我活着这就是幸福,我为大家伙办点事,我觉得心情舒畅。
朱彦夫掏出自己的抚恤金,开办了全乡第一个图书室,办起了夜校,义务当起了老师。培养了许多村里的干部。1982年,63岁的朱彦夫因为身体原因从村书记岗位退下来,搬家到县城。乡亲们不舍得他,全村的人去送他。
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会计 张吉才:凡是知道他想走的,甭管大人小孩,都过去看他。个人就攥着他的胳膊不松手,就舍不得。
干了25年的村支书,朱彦夫一分报酬都没向村里要过,却拿出自己的抚恤金一心为民办实事。
家人本以为这次退休后的朱彦夫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没想到他又开始了新的战役。用残肢抱笔,历时7年创作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朱彦夫:最早我是嘴咬着笔这么写,口涎也下来了,眼泪也下来了,胳膊洞上淌下来的坏水,顺着胳膊,污染到纸上去,一污染就看不清了。看不清了再把纸换了,再重新写。
咬着牙也要把书写出来,朱彦夫说这是在完成牺牲的战友们的嘱托。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朱彦夫:指导员(牺牲前)声音很低,(嘱托我)咱们这场战斗,你要能够活着回国,能够把咱战斗的惨烈情景,咱们的牺牲写下来,传给今天的人和后代,那就比咱们自身的牺牲更重要。
心里装着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七年间,钢笔用坏几十支,字典翻烂了四本,书稿纸用了半吨。朱彦夫支撑着特残、多病的身躯,七次易稿,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奉献给了世人。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凯歌。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朱老用左肢写下了对祖国的祝福。一次次超越自我的人生极限,这位心怀使命的老人对祖国的爱那样深沉而有力。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朱彦夫:祝福祖国永远富强。
淄博市沂源县委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张立新:朱彦夫精神的核心,就是对党无比的忠诚,对人民无限的热爱。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系列展播(82)】反腐一线的铿锵玫瑰 ——记陇南市纪委监委第六审查调查室主任张海蓉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系列展播(81)】三代火车司机见证铁路提速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图片·系列展播(99)】他们行走在寒冬 温暖千万家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图片·系列展播(98)】脚上的“医者” 一双手撑起一个家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9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时代领跑者”劳动者风采摄影大赛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100)】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武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95)】2019年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九曲黄河灯阵启灯仪式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98)】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