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界丰碑】屠呦呦:心中有国家 造福无国界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中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用创新性的研究为世界带来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疟疾药——青蒿素。受益于此,数百万疟疾患者重获生机。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供图
1930年12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开明街508号屠家男主人,从《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撷取“呦呦”二字,为刚刚降生的女儿取名。不曾想,女儿的一生事业就此与青蒿密不可分。
高中毕业,屠呦呦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大学毕业后,专精现代生药学的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不久,她自愿脱产学习中医药,走进祖国传统医药“宝库”;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从中药中寻找治疗疟疾的突破……正是源于对中医药的积淀认知,屠呦呦成功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有效提取出抗疟利器青蒿素。
一切仿佛是冥冥注定,背后却是科学家非凡的洞察、广阔的视野、顽强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为尽快研发出药物,她意志坚定,克服艰苦条件,即使不断失败也从不放弃;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她带头试药;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她冒着酷暑奔走在海南疟区;为了研究稳步持续推进,她牺牲个人和家庭生活,把孩子托人照顾,独自咽下为人母的思念和愧疚……而当任务完成、艰难时刻过去,她又在其后漫长的岁月里选择继续低头耕耘,直到诺奖将她推至闪光灯前。面对如今接踵而至的表彰,屠呦呦将成就归功于参与研究的科学家集体。
“青蒿素的抗药性,治疗红斑狼疮等还要继续研究。”屠呦呦以不变的淡定、执着,诠释着科学家“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的大爱情怀,在青蒿素后续研究之路上奋力前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
唐仁健在检查指导国庆安全稳控和值班值守等工作时强调 扎实做好安全稳控各项工作 努力营造安全喜庆祥和氛围
-
甘肃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机关干部集体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 林铎唐仁健欧阳坚孙伟等一同收看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甘肃省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 林铎唐仁健欧阳坚孙伟徐德清张建胜等出席
-
“如意甘肃”彩车亮相国庆群众游行活动
-
金昌“火星1号基地” 国庆节期间将对外开放
-
天水市清水县:继往开来新征程 重整行装再出发
-
风雨兼程谱华章 ——天水甘谷县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
林铎在甘肃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努力提高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 唐仁健欧阳坚孙伟等出席
关注我们




